第一九九章 野心【求訂閱】(1 / 2)

最後,這些德國工業家們,迫於希特勒的壓力隻好答應了,這項援助計劃。全力支持海南軍的實力,將其打造成為德國在亞洲方麵的最強有力盟友。

德國內部的首腦們同意,很快同意李衛東提出計劃的電報就發到了塞克特手裏。雙方既然在大致的方向上達成統一,剩下的就是關於德國方麵與海南軍合作的細節以及簽署一份當前不宜公開的秘密合約。

“我們國家元首已經同意!現在我們需要談談你們需要的,或者說是我們可以出給的!”塞克特已經知道對於那兩艘軍艦的出售以及T34坦克的合作研究計劃,國內巨頭們的想法算的上勢在必得了。

而現在,需要的就是談出一個對雙方都合適的價格,各取所需,互利共贏。

“這個,或許我們可以慢慢談!先請坐!”李衛東笑了笑,邀請他坐下,並吩咐秘書給塞克特先生衝兩杯咖啡。

看著桌麵上早已準備好的桌椅,塞克特就知道李衛東是有備而來的,不著痕跡的調整坐下的姿勢,塞克特等待著李衛東接下來的言語。

“就像你所看到的,我們海南軍在軍事工業領域有著極其可觀的成就,但相應的民用設備上我們卻力所不逮。所以,相信海南軍的需要對於貴國而言是輕而易舉的!”李衛東端著一杯咖啡輕呡說道,沒想到未加糖的咖啡特別苦,讓他不由得微微皺眉,隻好將苦咖啡放下。

而身後的副官高毅,在聽見李衛東的話之後,將一份早已用德語翻譯過來的物資清單拿出來遞給塞克特。文件不厚,總共隻有兩三張紙,但上麵寫得東西的分量可一點也不輕。

一個農用車機械廠、三座年產30萬噸的鋼鐵廠、兩個農業化工廠、醫藥廠、以及一座裝機容量不低於200萬千瓦的水電站、鐵路工程、還有電影膠片廠等一堆亂七八糟的技術和人員,這些全都需要德國方麵實際援助。另外李衛東還提出了一筆貸款,而這些錢在兩年內也都逐漸兌換成德國的技術設備。

對於此次與德國人的交易,李衛東其實明擺著就是衝著民生發展這一塊來的。前麵曾說過,海南軍實際控製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有缺陷的,高度集中製經濟發展方式缺少市場的靈活性,這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而近年來,隨著海南軍實際控製的地盤麵積越來越大,單靠天命基地生產的民用設備投入已經明顯不夠用了,而且天命基地作為一個以生產軍事單位為主的基地,對於民生設備的成產成本實在太高了。就好比如,生產一輛拖拉機,所耗費的資源就足夠生產兩輛T34式坦克。

地盤不是說你打下來,你能變成新加入你的力量。現在的俄國老毛子的國土麵積世界最大,但也沒見得就能打得過英國。要知道占領的新地盤如果無法產生足夠的經濟效益,那不僅不會變成你的發展動力,反而會給海南軍的發展形成拖後腿。也隻有發展起來的地盤才會變成海南軍的新動力,而李衛東這次所購進的設備也就是投入民用方麵,讓打好的地盤上形成工業基礎。

至於軍用工業,有天命基地存在,這方麵是不用去尋求德國的支援計劃。

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戰之前德國人在科技方麵的成就不可小視,有很多世界領先的發明。如果不是後來戰爭將歐洲打成廢墟,美國不是撿了戰爭紅利的便宜,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科技的領先國家。而在提交成分資料之前,李衛東就好好的研究了當前德國的優勢科技,而引進德國先進的化工設備和技術,是李衛東優先考慮的。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且可耕地麵積狹小,溫飽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人的一大難題。而農業又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業的發展直接關係著社會的穩定,所以李衛東這份資料的大部分就是解決老百姓的問題。酸堿、染料、農藥化肥、橡膠、塑料等等,凡是百姓生活中涉及到的,李衛東基本都提到了。

戰爭一旦繼續升級,在經濟封鎖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後方穩定,民生領域的自力更生是最主要的。現在在雖然李衛東大力扶植本土產業的競爭優勢,但奈何規模還是太小,當前市場上大多充斥的依舊是標注著洋字號的生活用品,諸如牙膏、鞋油、香煙、肥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