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我們精心揣摩加上其他人的意見,這份禮物大概不會“離題太遠”了,我們盡可以想象,與我們關係並不親近的他收到了他喜歡的禮物,會是怎樣的心情,更何況是初次見麵呢?
各國贈禮有講究
世界各國,由於文化上的差異,不同曆史、民族、社會、宗教的影響,在饋贈問題上的觀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隻有把握好這些特色,在交往饋贈活動中才能達到目的。
一、亞洲國家
亞洲國家雖然因社會的、民族的、宗教的情況有很大不同,但卻在饋贈方麵有很多相似之處。
1.形式重於內容。對亞洲國家人士的饋贈,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是上好的禮品。至於禮品的實用性,則屈居知識性和藝術性之後,尤其是日本人和阿拉伯人,非常重視禮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對日本人而言,越是形式美觀而又無實際用途的禮品,越受歡迎,因為日本人有送禮的癖好,送他這樣的禮品,他好再轉送他人。
2.崇尚禮尚往來,而且更願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對他人的恭敬。在亞洲,無論何地,人們都認為來而不往是有失尊嚴的,這涉及自身形象。因此,一般人都傾向於先送禮品給他人。而且,收到禮品,在回禮時則常在禮品的內在價值、外在包裝上更下功夫,以呈現自己的慷慨和對他人的恭敬。
3.講究饋贈對象的具體指向性。選擇和饋贈禮品時十分注意饋贈對象的具體指向性,這是亞洲人的特點。一般說來,送給老人和孩子禮品常常是令人高興的,無論送什麼,人們都樂於接受。但若是送他人妻子禮品,則需考慮交往雙方的關係及對方的忌諱;如阿拉伯人最忌諱別人對其妻子贈送禮品,這被認為是對其隱私的侵犯和對其人格的侮辱。
4.忌諱頗多。不同國家對禮品數字、顏色、圖案等有諸多忌諱,如日本、朝鮮等對“4”字有忌諱,把“4”視為預示厄運的數字。而對9、7、5、3等奇數和108等數頗為青睞,對“9”及“9”的倍數尤其偏愛(但日本人不喜歡9)。阿拉伯人忌諱動物圖案,特別是豬等圖案的物品,而日本人則忌諱狐狸和獾等圖案。
二、西方國家
西方國家與東方國家不同,在禮品的選擇喜好等方麵沒有太多講究,其禮品多姿多彩。
1.實用的內容加漂亮的形式。西方人對禮品更傾向於實用,一束鮮花,一瓶好酒,一盒巧克力,一塊手表,甚至一同遊覽、參觀等,都是上佳的禮品。當然,如果再講究禮品的牌子和包裝,就更好了。
2.贈受雙方喜歡共享禮品帶來的歡快。西方人饋贈時,受贈人常常當著贈禮人的麵打開包裝並表示讚美後,邀贈禮人一同享受或欣賞禮品。
3.講究贈禮的時機。一般情況下,西方人贈禮常在社交活動行將結束時,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時方才贈禮,以避免行受賄之嫌。
4.忌諱較少。除忌諱“13”和“星期五”這個特殊的數字及日期和一些特殊場合(如葬禮),禮品的種類顏色等有一定講究外,大多數西方國家在禮品上的忌諱是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