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送禮有技巧(1)(1 / 3)

送禮小妙招

送禮是一門藝術,關鍵在一個“送”字,你的聰明才智將在這個字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可能令你的蠢笨愚拙在這個字上落得個一覽無餘。

“送”是整個禮物饋贈過程中的最後一環,送得好,方法得當,會皆大歡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讓人擋回,觸了黴頭,定會堵心數日。所以,隻有巧妙掌握送禮的技巧,才能把整個送禮過程畫上一個漂亮的句號。

令送禮者最頭疼的事,莫過於對方不願接受或嚴詞拒絕,或婉言推卻,或事後送回,都令送禮者十分尷尬,弄得個錢已花,情未結,實在不劃算。那麼,怎樣才能防患於未然,一送中的呢?

具體性的技巧可根據受禮者的情況,采用下述方法一試,當可如願。

一、欲擒故縱

有一個生活比較困難的同學叫張東,大家都想幫助他,可是他自尊心太強了,許多同學送東西給他都沒有成功。可是有一位同學卻送出了自己的東西。同學們問他是怎麼送的,他透露的秘訣是:首先故意向張東借他有的東西,然後借還東西時送東西給他,並且堂而皇之地說:“謝謝你的幫忙,這是我衷心的感謝。”

這種方法很有意思,若要跟兵法比較,它和其中的“欲擒故縱”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你附在歸還物上的禮物,價值必須合適,不要讓他產生心理負擔。你的誠心誠意,他應當會感覺得出來。

二、暗度陳倉

如果你想送給同學一盒食品,不妨避談“送”字,假借說是別人送你一盒食品,自己一個人吃沒意思,來和對方一起分享。這樣不露痕跡地“送”,豈不很妙?

送禮有技巧三、借馬引路

有時你想送一件禮物給老師,而又怕老師拒絕,你不妨選個合適的日子,邀上幾位同學一同去送禮祝賀,那樣老師便不好拒絕了,當事後知道這個主意是你出的時,必將改變對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達到送禮聯情的目的,實為上策。

四、移花接木

小龍有事要托小虎去辦,想送點禮物疏通一下,可是又怕小虎拒絕駁了自己的麵子。小龍的好友與小虎很熟,小龍便起用好友進行外交,讓他帶著禮物去拜訪。結果一舉成功,禮也收了,事也辦了,兩全其美。看來,有時直接出擊不如迂回行動能收奇效。

五、醉翁之意

假如你是給家庭困難的同學送錢物,有時,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輕易不肯接受濟助。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說,這東西我擱著也是閑著,讓他拿去先用,日後買了再還回;如果送的是錢,可以說是借給他用,以後有了再還。受禮者會覺得你不是在施舍而是暫借給他,會樂於接受的。這樣你送禮的目的就會達到了。

六、錦上添花

一位學生受老師恩惠頗多,一直想回報,苦無機會。一天,他偶然發現老師紅木鏡框中鑲著的字畫竟是一幅拓片,跟屋裏雅致的陳設不太協調。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在全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他手頭正有叔父贈的字畫。這位學生馬上把字畫拿來,主動放到鏡框裏。老師不但沒反對,而且非常喜愛。學生送禮回報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受禮時的禮節

一般情況下,對於一件得體的禮品,受禮人應當鄭重其事地收下。大多數人都很欣喜地接受過禮品,但收禮人並不是都能很優雅地接受別人的禮品。

當他人口頭宣布有禮相贈時,不管自己在做什麼事,都應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麵向對方,以便有所準備。

在對方取出禮品,預備贈送時,不應伸手去搶,開口相問,或者雙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為快。此時此刻,應保持良好的受禮風度。

在贈送者遞上禮品時,要盡可能地用雙手前去迎接。不要一隻手去接禮品,特別是不要單用左手去接禮品。在接受禮品時,勿忘麵帶微笑,雙目注視對方。接過來的若是對方提供的禮品單,則應立即從頭至尾細讀一遍。正式場合下,受禮者應用左手托好禮物(大的禮物可先放下),抽出右手來與對方握手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