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對禮品讚不絕口是不夠的,在雙手接過他人禮品的同時,應向對方立即道謝。“謝謝你”三個字表明感謝的不是禮物本身,而是對方的一片心意。
還可以找一些動聽的話,或者令人開心的話來說。可以感謝送禮人所花費的心血:“你能想到我太好了”。可以感謝對方為買到合適的禮品所付出的努力,如:“你竟然還記得我收集郵票”。
接受禮物時要注意禮貌,但不要過於推辭,沒完沒了地說:“受之有愧,受之有愧”!這樣很容易傷害到送禮者。
接受禮品後,歐美人喜歡當著客人的麵,小心地打開禮物欣賞,從外包裝誇讚到內包裝,看見了禮物,也會好好地誇讚一番,高興時甚至還會擁抱你一下,與送禮者共同分享收到禮物的喜悅。欣賞完禮物,他們會重新將禮物包裝好,對他們而言,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受禮禮儀。
而中國人在接受禮品時,一般不會當著送禮者的麵把禮物打開,而是把禮品放在一邊留待以後再看。這是為了避免自己萬一不喜歡對方所送禮物時的尷尬,也是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對方送禮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禮品。還有一點是,如果給不同地位的人贈送不同的禮物,當場不打開禮物可以避免相互之間的比較。
但今天已不再這麼刻板了,如果現場條件許可,時間充裕,人數不多,禮品包裝考究,那麼,在接過他人相贈的禮品之後,應當盡可能地當著對方的麵,將禮品包裝當場拆封。這表示自己看重對方,同時也很看重獲贈的禮品。在啟封時,動作要井然有序,舒緩文明,不要亂扯、亂撕、亂丟包裝用品,此時,撕破包裝紙會被認為是粗魯的舉止,同時也是對贈送者的不尊重。
當麵拆開包裝之後,要以適當的動作和語言,表示對禮品的欣賞。比如,可將他人所送的鮮花捧起來聞聞花香,隨後再將其裝入花瓶,並置於醒目之處。
要是別人送了一條圍巾給自己,則可以馬上圍在脖子上,照一照鏡子,並告訴贈送者及其他在場者,“我很喜歡它的花色”,或是“這條圍巾真漂亮”。即使對方送的禮物自己很不喜歡,這時你也不得不說些善意的謊言。
受禮時的寒暄
知道如何優雅地接受禮物是關於受禮的禮節的一部分。受禮者在接受禮品時通常應站著相接,表示尊重對方的禮品和送禮的誠意,並說一些客氣或感謝的話,如“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真不好意思”,或是簡單地說聲“謝謝”。切忌收到禮品時,什麼也不說,隨手放到不起眼的地方,這樣會讓對方認為你對他不重視,不感興趣。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當著送禮者的麵,表示自己對禮物的喜愛,以此來感謝送禮者。受禮者最不恰當的寒暄,是告訴對方並不需要對方所送的禮品,如“這東西我家裏很多,你還去破費”等。
即使當你打開包裝,發現是一條你不喜歡的圍巾時,也不可用語言表達你不喜歡,因為,太過直率會破壞人們對你的印象,而且,更會使送禮者感到尷尬和坐立不安。當某人送了你一個皮製的年曆,而這樣的物品你已經有四個了,你還是應該說:“好漂亮!”
當你確實喜歡收下的禮物,你就應該讓送禮者知道禮物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熱切之情,這會令他興奮不已。
在送接禮物的過程中,寒暄、客套的人比較重視禮儀,然而寒暄時如果說話不得體,反倒更加失禮。
如有人收下禮物時,順口問了一句:“這東西很貴吧?”對受禮者來說,這本是一句客套話,然而會使送禮者感到生氣、難堪。因為在你收到禮物時,脫口提及價錢,會令人覺得俗不可耐,仿佛隻懂得以金錢來衡量禮物的價值,如此一來,對方對你的評價自然很低。所以,收到禮物的人隻需表示感激或讚美,不應詢問價格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