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克服太老實的做事習慣(1)(1 / 3)

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習慣對人命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而深遠的。仔細分析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就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樂觀、積極、自信、有理想和抱負,都養成了敢作敢為、百折不撓、樂於助人、善於協作、自尊自愛、謙讓而有耐心、處事鎮定沉著等良好習慣。相反地,所有的失敗者身上則都彌漫著各種各樣的惡習。一個愛睡懶覺、生活懶散又毫無規律的人,不可能約束自己勤奮工作;一個不愛讀書、不關心身外世界的人,也不可能有博大的胸襟和見識。

1. 老實人為薪水工作:急功近利者難獲大利

現實社會中,工作中的付出和回報似乎永遠都不能劃上等號,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的付出大於自己的所得。曾有一位管理學家告誡人們:“疲於奔波生活的人呀,別一味奢求大於或等於你付出的回報,那是不可能的!”這話言之有理。

老實人對於薪水常常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薪水畢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你目前工作的回報。但也隻是一種回報而已,並不能代表你的全部價值。要知道,你的老板可以控製你的工資,可是他無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思考、學習。換句話說,他無法阻止你為將來所做的努力,也無法剝奪你因此而得到的回報。要知道,越是艱難的任務越能鍛煉你的意誌,越是具有開拓性的工作越能拓展你的才能,越是惡劣的工作環境越能培養你的人格,越是細小的瑣事越能顯出你的品質。

彼得以前隻是一個普通的推銷員。他奮起的動因是他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擁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在這句話的激勵之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態度,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可以和顧客成交的機會。於是,他製定了嚴格的行動計劃,並付諸每一天的工作中。兩個月後,他回過頭看看自己的進展,發現業績已經增加了兩倍。

數年以後,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檢驗著這句話。

某公司一位員工,在公司工作了10年,總是將工作視為一種等價交換,他認為:“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僅此而已。”他看不到工資以外的價值,更看不到工作本身對自己人生的意義。因此,在工作中他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不能真正負起責任,不願多幹哪怕超出工作時間一分鍾的活兒,他隻想對得起自己眼下的薪水。10年來他的薪水一直未漲。

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內心的不平,當麵向老板訴苦,要求老板給他加薪。老板直言道:“你雖然在公司呆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不到1年,能力也隻是新手的水平。”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

◎ 工作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老實人認為工作是謀生的手段,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苦差事。實際上,這種認識還停留在一種低級的境界。你應明白,工作所給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有人曾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

第一個工人說:“砌磚。”

第二個工人說:“我正在賺工資。”

第三個工人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簡單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態度躍然紙上:第一個工人是為工作而工作;第二個工人是為賺錢而工作;第三個工人則是為創造性的目標而工作。

據說到了後來,前兩個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則成了有名的建築師。

積極的人生態度,有助於發掘自我潛在的能力,使人成為“自我實現的人”。對於聰明人來說,在平庸的水平上或者隻是在適當的水平上完成任務,是不會滿意的。毫無例外,他們對自己承擔的任務都保持了高度的責任感,並為此付出了全部努力。即使麵對的是平凡的工作,他們也會確立不平凡的期望,爭取不平凡的成就。這樣的人決不會把工作僅僅當作掙錢的手段。

一個人在工作中,隻有在追求“自我實現”的時候,才會迸發出持久強大的熱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據統計,微軟總裁比爾·蓋茨的財產淨值達到了466億美元。如果他和他的家人每年用掉一億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這些錢,這裏還不包含這筆巨款帶來的巨大利息。那他為什麼還要每天積極地投入工作呢?

著名電影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財產淨值估計為10億美元,雖沒有比爾·蓋茨那麼富有,但也足以讓他在餘生享受十分優裕的生活,但他為什麼還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國Viacom(維亞康姆)公司董事長薩默·萊德斯通在63歲時開始著手建立一個很龐大的娛樂商業帝國。63歲,在多數人看來是盡享天年的時候,他卻在此時做了很重大的決定,讓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總是一切圍繞Viacom轉,工作日和休息日、個人生活與公司之間沒有任何界限,有時甚至一天工作24小時。這樣的工作勁頭,他是從哪裏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