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慢性病還可以這樣治(2 / 3)

7.腸胃病

人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好的腸胃是本錢的本錢。從醫學角度來看,人的腸胃是人身體裏最脆弱的地方,稍有不注意的地方,腸胃就會立即向你提出抗議。中醫講胃為後天之本,日常的飲食營養都是靠胃來供應的,所以胃的功能非常重要。

腸胃突然不舒服了,該怎麼辦?隻要找準了正確的穴位,輕輕一按,症狀就會及時消失。

首先要知道胃經中都有哪些重要的穴位。有一個穴位位於肚臍眼旁邊兩寸,它叫天樞。天樞治療大腸功能不好,便秘和腹瀉都可以通過按摩天樞穴來治療。

沿著肚臍眼往下走,胃經在膝蓋上兩寸的位置,大家可以找最敏感的點,梁丘治療急性胃痛。有人現在突然胃痛了,可能吃了什麼不潔食物了,也可能是由於生了一口悶氣,造成突然疼痛。點按梁丘,就會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這個梁丘是胃經的郤穴,郤穴是治療急性病的,急性問題要通過郤穴來治療。因為胃經還經過乳房,所以得了急性乳腺炎也可以通過點按梁丘穴來治療。

接著再往下走,有一個穴位在膝眼下三寸,或者犢鼻穴。大概這個位置旁開一橫指,這個位置就是最著名的一個穴——足三裏。為什麼說它最著名呢?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強壯穴,也是一個長壽穴。如果有慢性胃痛的人,足三裏就是一個救命的穴了。長期揉足三裏,把這個痛點揉不痛了,效果是最好的。

揉穴位呢,就按揉腸胃這樣的穴位,有一個小小的訣竅。揉腸胃先揉左腿,左邊對脾胃的調節更好一點。要是肝膽經從右邊開始揉,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但是也有一些特例,大家可以靈活地掌握。足三裏這個穴位有很多的功效,因為它是強壯穴,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又可以補益人體虛弱。另外它也是一個消氣穴,原來說的一個太衝是消氣穴,太衝消的氣是肝膽之氣,足三裏消的是腸胃之氣。吃東西消化不良產生好多濁氣,你揉太衝就不管用了。太衝是你生氣了,揉會消氣;肚子不舒服產生好多濁氣、脹氣,要揉足三裏。

足三裏再用三橫指往下,這個位置叫上巨墟。大腸包括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所以它治療大腸的疾病。

再往下三個橫指叫下巨墟,是治療小腸疾患、小腹痛的。比如你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附近,而靠近肚臍眼附近,這塊就是小腸方麵的問題了。小腸不舒服或者慢性腸炎,這個時候要揉下巨墟,效果是最好的。

下巨墟旁邊還有一個穴位,叫豐隆穴。怎麼找?外踝尖上八寸,三寸(四個手指)、六寸、八寸,大概這個位置,然後它再旁開一指,一定要在胃經的邊上去找,不要到旁邊膽經上去找。穴位我們可以找得不準確,但是經絡一定要找對了,這叫離穴不離經。這個豐隆穴對現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體內痰濕很重的人一定要揉這個穴位。如果有人覺得就是有痰吐不出來,揉了豐隆穴以後就很容易把痰吐出去,這個豐隆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學會按摩穴位就可以做自己和家人的醫生,更何況這些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效果可見一斑。

8.糖尿病

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血糖升高,尿糖陽性及糖耐量降低;典型症狀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頭暈和乏力。隨病程延長,伴有一係列並發症出現,並發症是導致此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飲食療法:

(1)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平衡和代謝需要。既要使糖尿病患者獲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又要保持正常標準體重,維持健康和正常工作。

(2)根據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勞動強度確定總熱量。對肥胖和超體重者以低熱量飲食(1000~1400千卡/日)為宜,消瘦者的每日總熱量應適當增加以保持正常營養。

(3)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在確定總熱量後,對三大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進行合理搭配。

①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及含可溶性物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豆類、小麥、大米、根莖類及硬果類。

②提倡高纖維素食物如:穀物類、豆類、海藻類、綠色蔬菜、南瓜等。

③選擇富含必須氨基酸或質量較高的動物蛋白質如:瘦肉、魚類、蛋、雞肉、牛奶等。其中脂肪的攝入應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宜,食鹽攝入量控製在10克/日。

總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必須注意營養平衡,飲食結構多樣化,以植物性食品為主,適當限製蛋白質,嚴格限製脂肪、煙、酒及含糖飲料。

9.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又名痛性痙攣,是累及麵部限於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分布區,反複發作性短暫而劇烈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經痛。

(1)疼痛的部位嚴格地限於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分布區的額或麵部,右側為多,占60%左右,絕對不會竄到對側,但5%以下為雙側性。疼痛多以第二支為中心,單獨第二支患病及累及第二支者約占25%,其中第二、三支同時發病者最多,占32%~42%,其次為第二或第三支,第一支患病不超過5%。

(2)疼痛呈閃電式、淺表而尖銳的劇痛,常被描述為刀剜樣、電灼樣、火燒樣或撕裂樣痛。

(3)疼痛極為劇烈,疼痛發作時表情異常痛苦。表現為:用手猛搓麵部,以至於皮膚腫脹、破損,眉毛胡子搓光;有的頻頻呼喊;也有的用頭部猛烈撞牆或在地上打滾;還有的患者表現為目瞪口呆,似乎遇到某種意外打擊而震驚,保持原來姿勢,不敢動彈。

(4)疼痛持續時間為數秒鍾到2分鍾。

(5)伴隨症狀可有麵部潮紅、流淚、流涎、流涕等。

(6)觸發點:約有1/3以上的患者,麵部三叉神經分布區某一區域特別敏感,稍加觸碰就可引起疼痛發作,此區域稱為觸發點或扳機點。觸發點常位於疼痛受累分支所支配的範圍內,如唇、鼻旁、齒齦及舌部等。

(7)誘因:可因說話、洗臉、進食、刷牙、震動、冷刺激、情緒變化等因素誘發。

三叉神經痛的養生療法:指梳療法

指梳療法類似推拿、按摩。它通過雙手指梳頭部,刺激頭部的經絡穴位,達到疏通經絡,排除頭部內寒氣,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具體方法:雙手十指彎曲,兩大拇指分別按壓在太陽穴上,其餘四指按壓在眉上額頭前,十指頭同時均勻適度用力,沿額頭梳至頭頂百會穴,經後腦風池穴直到耳根。開始每次梳50~100下,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至500下。每天堅持早中晚各做一次。指梳時用力要適度,不宜過重或過輕,以感受舒適為度。要勤剪指甲,以避免劃傷頭皮。指梳時,意念專注於雙手十指間,心情保持輕鬆愉快。

10.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常見的代謝性骨病,患病者多為絕經後的婦女。當然,男子也有可能患骨質疏鬆症,不過患病率僅為婦女的17%。在一般外力作用下,骨質疏鬆者多容易發生骨折。

為什麼絕經後的婦女多發生骨質疏鬆症?絕經後婦女發生骨質疏鬆症與內源性雌激素有關。女性絕經後,雌激素也會跟著減少,從而對破骨細胞的抑製作用減弱,這就使得破骨細胞相對加強,破骨與成骨明顯失衡。骨的形成減少,必會導致骨質逐漸丟失,最後形成骨質疏鬆症。

醫學研究發現,鈣、維生素D、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雄激素,在骨質疏鬆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方法就要從以上幾方麵探尋。

(1)鈣。鈣是骨質的主要成分,足夠多的鈣攝入可以降低骨折的危險性,所以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要堅持補鈣。鈣質的補充有兩種方式:服用市麵上的補鈣產品和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雖然服用補鈣產品和食物鈣吸收同樣好,但食物中還含有其他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所含的微量元素,所以最好還是選擇從食物中補鈣。推薦每天飲食補鈣800毫克。含鈣豐富的食品主要有奶、奶酪和其他奶製品。

補鈣須注意:

①熬骨頭湯時加些醋,可幫助溶解骨頭中的鈣。

②服用鈣質補充物,可將鈣質補充物置於醋中。若裂成數塊,則較易溶於胃裏;若無,應更換其他鈣質補充物。

③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質促使鈣質排出而導致鈣質流失。

④減少鹽量,以免鈣質隨著鈉在尿液中被排出。

⑤注意磷酸的攝取量,鈣質與磷酸理想的攝取量應是1∶1,因鈣質較不易被吸收,所以應增加鈣質的吸收量。

⑥補鈣時,每天配合飲用280~560克水,可以減少患結石的危險。

⑦補鈣要講求科學,不能盲目相信民間廣告。

(2)維生素D。維生素D一旦缺乏,會直接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使骨骼明顯脫鈣從而出現骨質疏鬆。維生素D本身在治療骨質疏鬆症中是無效的,並且在高劑量時還可能有害;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可以幫助吸收鈣質。

維生素D不用刻意去補充,臉和手日曬持續約每天15分鍾,就可產生體內需要的維生素D。但如果患者飲食不足並且很少或者沒有經過日曬,應該給予補充維生素D以達到0.2毫克。維生素D雖然是微量元素,但同樣不能忽略。

(3)其他元素。絕經後的婦女患骨質疏鬆症,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雌激素的減少。那麼,補充雌激素就成為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最直接方法。臨床經驗可知,絕經後婦女用雌激素治療,骨折發生率減少為未經雌激素治療婦女的60%。

如果你被診斷患上骨質疏鬆症,可以參考以下方法幫助自己:

(1)保持正確坐下、步行和提起重物的姿勢,以減輕脊骨所受的壓力。

(2)定期做運動,可改善敏捷度和平衡能力,以減低跌倒的機會。

(3)建立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避免跌倒或摔倒。

(4)堅持鍛煉,以運動強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礦物質含量。

(5)飲食上,戒煙、戒酒、戒咖啡,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

11.感冒

感冒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但通過合理的措施,我們完全可以與感冒擦肩而過。感冒的發生多與外界天氣條件的變化和人的體質強弱有關。所以如何巧妙地預防感冒,就要從這兩方麵進行。

外在方麵——天氣

(1)秋冬季節是感冒的多發時期,天氣晝夜溫差較大。要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根據天氣情況添衣禦寒。

(2)從炎熱夏季就開始堅持用冷水洗臉,一直持續到秋冬,以增強對天氣變冷的適應性。

(3)每晚堅持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鍾。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麵,泡後雙腳要發紅,這樣才可以預防感冒。

(4)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感到全身發冷,就用手掌使勁搓頸後發際,每手搓100下,一般就可出汗了,出了汗就可避免感冒。

內在方麵——體質

(1)維生素E可以增強免疫能力。通常情況下,體質較差的人容易患感冒。在我們所食用的肉類和烹調油等中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但經常吃素的人,維生素E的攝入量就會不足,所以每天可加服一定量維生素E膠囊。保證體內含有充足的維生素E,就可有效抵抗感冒病毒。

(2)維生素C已證實有治療和預防普通感冒的作用。它能預防濾過性病毒和細菌的感染,並增強人體免疫係統功能。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非常多,如柑橘類、莓類、綠葉蔬菜、番茄、菜花、馬鈴薯、胡椒等。所以當你有不良嗜好(吸煙、熬夜)時,當你的飲食不均衡時,當你廢寢忘食時,別忘了及時服用維生素C,以防感冒悄然而至。

(3)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還需要經常性地進行有氧運動,如騎車、快走、爬山、遊泳等。寒冷的冬季,每天30~40分鍾溫和的有氧運動則有助於抵禦傷風的侵襲。

(4)合理飲食,平時注意不要偏食,多吃蔬菜與水果,還要多喝水。

其他方法如下:

(1)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2)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衝洗咽部效果更佳。

(3)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10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4)家中若有人感冒,要及時進行消毒,以防傳染。要注意室內空氣新鮮,早晨開窗換氣不少於15分鍾。

如果已經有了感冒感覺,如唾液黏、渾身不自在。那就在當天晚上臨睡前,將蔥白、生薑各20克,鹽粉3克,搗爛,用紗布包好順序擦前胸、後背、手心、腋窩、肘窩、腳心等六部位,然後蓋被睡覺。夜間略出點汗,第二天早起就會好的。但兩天內要注意防寒,以免反複。

感冒的危害除可引起患者出現鼻塞、流涕、頭痛、發熱、乏力和全身不適症狀外,還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腦炎等並發症。所以建議大家平時注意按以上方法預防感冒,不要讓小病釀成大禍。

12.高血壓

高血壓茶療十方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患者除了應堅持藥物治療外,經常用中藥泡茶飲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應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特效。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顯著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