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寒風,寒風凝重。
百色城外,兩軍陣前。
白令看緊鎖雙眉,他雖表麵保持著鎮定,可骨子裏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恐懼。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那些本來隻是會逆來順受的農奴一旦爆發起來,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短短幾天裏,便將其他土司給消滅了幹淨。
當然,白令看也不是那種失去理智的人,他很清楚,農奴之所以能夠消滅那些土司,多半還是靠柳舟和十七貝勒永璘的幫忙。
而如今,他們兵臨城下了。
本來,按照白令看的意思,是據守百色城不出,與敵人來一場曠日戰,畢竟柳舟能守住石龍城,他白令看自信能守住百色城。
隻是秦空卻決意一戰。
以前他們攻打石龍城的時候,柳舟拒不出城,弄得他們這些人為了攻城就耗費了不少人馬,而他們的目的不過是與柳舟的兵馬來一場實打實的大戰。
可以前一直沒有機會。
如今機會來了,秦空覺得不能放過。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百色城雖然堅固,可裏麵的糧食存儲的並不多,一旦被敵人圍城,他們就算不死於爭戰,也必定被餓死。
而當士兵被饑餓困擾的時候,他們能做出什麼事情來,是誰都不敢確定的。
秦空到底是個聰明人,鑒於這些理由,他選擇出城與柳舟決一死戰。
白令看在秦空提出這些的時候,是有些猶豫的,因為他不認為現在出城與敵人一戰有必勝的把握,白令看是一個沒有必勝把握很少出手的人。
直到他見了一個人,看了一封信。
人是和珅的人,信是和珅的信。
而和珅的意思很明白,隻要白令看能夠搓一搓柳舟和十七貝勒永璘的銳氣,他必定在朝堂上幫白令看說話,讓柳舟和十七貝勒盡早撤離廣西。
白令看是個聰明人,他很快發現了機遇,千載難逢的機遇,隻要柳舟和十七貝勒永璘離開廣西,整個廣西就隻剩下他白令看和秦空兩個大土司,當然,還包括陳文那個躲進了大山裏的小土司,想到陳文,白令看就恨得牙癢癢,他本來準備在離開石龍城的時候解決了他的,可是那廝卻比自己想象的聰明,竟然來了個掉包之計,自己殺死的隻是一個替身。
而那陳文深知保存實力的重要性,在離開石龍城後,沒有去自己的地盤鎮壓那些農奴,而是帶著自己的五千親信進了大山之中躲藏,準備等時局穩後,再出來爭奪地盤。
白令看有些失誤,不過在這件事情上,他卻是看到了機會的,隻要整個廣西隻剩下他們三個土司,他有自信能夠滅掉秦空,殺了陳文,如此一來,整個廣西為他獨尊。
因為這個,白令看決定出手。
於是,幾萬大軍列於陣前,一場廝殺即將開始,風吹來淒寒。
-------------------------------------------------------------------
雙方人馬相互凝望著,有的人躊躇滿誌,有的戰戰兢兢,戰爭從來是機會,也是死亡。
柳舟緊了緊衣衫,向十七貝勒永璘淺淺一笑:“貝勒爺,是時候了。”
十七貝勒頷首,而後高聲喊道:“殺!”
戰爭早以變味,軍中甚少大將,因此也就沒有了戰前叫陣的習慣,叫陣,不過是給雙方看個玩笑而已,而與這場戰爭,是沒有一點用處的。
當十七貝勒永璘一聲令下,廝殺開始。
那些農奴為了自己的自由,殺的奮起,長風佛麵,長歌當哭。
悲壯。
任何的勝利都是用悲壯和犧牲換來的。
一交戰,白令看和秦空他們的人馬便落在了下風,隻是當廝殺開始的時候,不到分出勝負,誰都難逃。這是一場破釜沉船的戰役。
白令看和秦空兩人很清楚這一戰的重要性,逃,就是死亡。敗,也是死亡,他們唯有拚命。
土司的隊伍節節敗退,那些農奴首領微微凝眉,他們並不想真的滅掉這些土司,沒有了這些土司,柳舟要對付的就是他們了。
他們要做的,是趕走柳舟,而後再與這些土司一爭長短。
可以如今這種情況來看,他們可能會很快消滅掉這些土司,那些農奴首領感覺到一絲不安,然後一個農奴首領便提出親上戰場。
一個提出後,其他人紛紛跟了去。
他們上了戰場,興許能夠讓自己的部下少些廝殺。
柳舟看著那些農奴首領上戰場時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死人。
戰場是無情的,也是多變的,誰又能夠保證自己上了戰場,就一定能夠活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