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你每天都這樣見到她,在她旁邊學習,就有機會了,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你在時不時地和她探討下問題,送她回家/寢室。她會對你的印象越來越深,很可能會不知不覺地就喜歡上你。
假如你想得到領導的重視和賞識,你就有必要經常向領導彙報工作。工作一開始,就要先彙報,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要按時彙報,進行到一定程度,要及時彙報,工作完成,要立即彙報。這樣,經常性地彙報,與領導接觸的機會就多了,見麵的次數也多了,讓領導了解你的機會也多了,與領導越熟悉,領導越有可能喜歡你,這樣,提拔你的可能性就大了。成不成,混個臉兒熟,機會總要大些。
如果我們想與某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就不妨多找機會和他見麵。
對別人表示關心
不需要懷疑,人最關注的就是自己。所以,你要對別人表示關心。
有家餐廳,一群人坐著聊天,適逢餐廳員工下班,有位服務員推自行車時,不小心摔了一下,隻見經理快速起身跑了過去,扶起那位服務員關切地問:“摔傷了嗎?要不要去醫院看看?”服務員回答:“不用”。“你看腿都摔破皮了,去餐廳搽點藥,歇歇再走吧。”經理小心地扶著她回到餐廳,然後就去找藥,找到藥後,又親手替服務員擦上,還對她說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用來上班了,工資照發。那位服務員連聲說:“不用,不用。”這種做法比發幾百元錢獎金更能贏得這位服務員對工作的熱愛。
對小事的處理能反映人的素質。公司上班大家相互見麵打個招呼,問一聲:“身體完全好了沒有?要不要再多休息幾天?”或者:“家裏的事解決了嗎?要不要幫忙?”這種簡短的問話,能溫暖人心。你心裏關懷別人,但不說出來,別人又怎能知道?即使有些極端自私的人表麵做出一些關切和問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打動人心。
有些人和同事、熟人、朋友許久沒見麵了,但見了麵後,卻仍然還像平時一樣,這樣豈不令人傷心。試想如果你許久沒上班,上班後別人見到你沒有任何特別的表示,你心裏一定會有這種感覺:我這麼久沒來上班原來他們還不知道,我在他們眼裏太不重要了。既然你有這樣的感覺,別人也一樣。下次你遇見許久沒見的朋友時,別忘了用驚訝、親熱的語氣表達你的問候。“好久沒見你了,幹什麼去了?”“好久沒見了,真有些想你。”
關心別人,意味著被他的興趣所吸引,為他的高興而高興,因他的擔憂而擔憂。一個人隻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他必將贏得真正的友情,必將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獲得毫不猶豫的幫助。
本章小結
當我們說對方錯了的時候,他的反應常讓我們頭疼,而當我們承認自己也許錯了時,就絕不會有這樣的麻煩。這樣做,不但會避免所有的爭執,而且可以使對方跟你一樣地寬宏大度,承認他也可能弄錯。
有人說的話,立足點和出發點本來是不錯的,但由於說話時不尊重對方,因而導致無謂的誤解和爭端。
隻有當被勸人覺得你尊重他了,設身處地地在為他著想,他才能認真考慮你說的話,才能把心扉打開,才有可能達到勸說的目的。
如果別人喜歡我們,就比較容易贏得我們的喜歡,而不管他客觀上是怎樣的人。
人的心既堅強又柔弱,是一個很奇妙的存在體。有些感情因素,比如喜歡,會在不知不覺的接觸中產生。接觸頻率,或者說見麵次數越多,越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