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山中歲月(1 / 2)

歸離山。

山中歲月幾何,竟麗而似林下人家。

時候天寒地凍,山中高置一閣,無名,竟以地熱之水引入閣中華池。

閣裏,入目處紫色絲布盡作步障,配上綠綾裏子,繞滿室;錦緞於九折曲長廊鋪成百步長的步障,引入芳華;花椒和泥塗浴池,以求滿池芬芳;赤石脂塗牆,以顯室華。

夜色如墨,風恬月朗,星火璀璨,燈影重重,波光如練,霞煙緲緲,溫水綿綿,有一出水佳人,冰肌雪膚凝脂滑、纖姿緞發修而長,瑩皓蔥指、櫻唇黛眉,又一無波雙目,因沾有水光,湛湛而有神。清心玉映,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

“柒陌。”

冷冽清單的聲音剛剛落下,便有一藍衣姑娘承接布隙而入,手裏還張羅著一張寬厚的雪白皮裘,挑著腳往出水佳人身上一批,幾乎可將整個高挑身形納入溫暖之內,隻餘一雙瑩白如玉的赤足□□在空氣中。左足當上,係有一條發帶子般粗細的紅繩,其中穿過一小枚碧翠玉墜,更添婀娜撫媚。

藍衣女子的體形亦是十分的高挑,隻是此時也尚及出水佳人的鼻尖,小臉須得仰起些許方能完好地係好這毛裘。隻見她眼角微挑,嘴角抿緊,眼神專注,整個人的五官氣質就如她的做事方式一般嚴密緊致。

緊接著,華池的另外一邊又走出一個身材稍微嬌小的身穿豔紅大裝的紅粉佳人,手裏撮著一抹方布大小的錦緞,走上前來。

“小姐,雨儂為你幹發。”說罷,張羅起玉人的漆墨長發,以錦緞挑起其中的小小一撮便柔柔按捏起來,錦緞滑過之處發絲盡去濕氣,當然這又是內力的一大用處了。

隨後,一襲黃衣的尋露為出水佳人送上剛沏好白煙輕冒的安神茶,一襲紫衣的殘音則奉上巧麗木屐一雙,握著玉足緩緩穿上。

等到一切完備之後,佳人雙目輕闔又開,隨之便輕攏毛裘,微縮頸脖,踢著木屐一雙便瀟灑離去,隻餘身後留下一連串獨有節奏的“劈裏啪啦”敲地磚聲音和一行麗人相隨。

藍衣,柒陌,閨家秀之氣致,惠心紈質;

紅衣,雨儂,帝家豔之氣致,人麵桃花;

黃衣,尋露,碧家玉之氣致,嬌嫩可人;

紫衣,殘音,巾幗敏之氣致,清心明月;

這位佳人不僅自己仙姿絕俗,就連身邊之輩都可謂各色美人盡全,雖則藍紅黃紫並非個個都是妍姿貌美之人,但都是氣質出眾之輩。當然還少不了目前正在回廊盡頭耳不偏和目不斜隻為等待佳人出沒的黑衣男子鳳歌。

鳳歌,外號“影子”,佳人手下第一貼身護衛,武功深不可測,是追隨她的人當中最早的存在,在其他隨從眼中覺得他是在佳人心中有著特別位置的人。年齡不詳,不過相貌仍很年輕,極品美男一隻,隻是眼神向來十分滄桑,神似老狀,所以遇人皆稱“鳳歌大人”。

時候風刮得凶猛,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沒有目的地四處飄落,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滿在天空中,向四處落下,落在簾外,落在廊橋上,落在發絲上,落在行人的臉上。風在空中怒吼,聲音淒厲,跟地上的腳步聲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種古怪的音樂。

回廊路上,燈火熒熒,光芒所及之處,竟似白日;厲風送起清帳,弗嬈弗曼,映得行人姿態盡顯,麵色各異。

忽略一直隻會在暗中跟隨的鳳歌,黃衣尋露恰恰落在隊伍的最後一個位置,可謂將身前的人物的所有姿態一覽無餘。而其中,最讓人矚目的自然是自家天仙一般的小姐。人家都說官家的人都有一身高人一等似的傲氣,但自家小姐出身相府卻向來高潔,待人更似帶了仙氣一般,著迷地看著那人的風姿,暗自念叨著“左蘇、左蘇”,似偷了腥的小貓一樣的尋露甚至連地點到了也沒有察覺。

回廊的盡頭是一座小小的閣樓,上題“清怡閣”三字,清怡又為青衣的別字,青衣二字,則是左蘇的小名。

樓閣雖小,但閣中五髒俱全,且得清雅二字,絕不像華池一樣張揚。

閣中分內外,內則為瞌睡的地方;外則可謂書房,其中書架子兩具,上麵放的全都是左蘇最常會看的書籍以及日常事務處理的筆記,牆上掛著以特別方式鑲嵌的畫卷幾許,但多稱之“相片”與“相框”,個中表現十分真實,極少有人知其究竟。

外閣的牆則處還有小幾一具以及編織藤椅一張。平日,除去練功時候剩下的時間左蘇多就是在躺在藤椅上麵度過一天了。即使她手上金銀之數不少,但對生活質量需求其實很低,除了要求一座華麗麗的浴池與出自青瓶兒巧手的家常便飯之外,就連居住的地方都可以是以茅草木頭建造的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