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曆史,千年的文化,千年的風雨,鑄就了這座曆史文化名城——京城,殷都。
殷都,是九流皇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它,如同天上的明月,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將閃耀著永恒的光芒。一處石階、一處樓宇、一座宮殿、一座園林牽動的都是從千年曆史長河裏演繹出來的風采,聖賢雲集,人文薈萃,它,是一座活著的都城……
天上飄落著雨塵,城中各處盡是燈火輝煌的模樣,大街上的人還很多,不知是雨中漫步有著一番別致的雅意,亦或是這裏本就是一座不夜之城,住在這裏的本就是不眠之人。
盡管這是左蘇眾人第一次踏足殷都,但是大家似乎已經達成一致的共識了,並沒有揚言著要遊覽一番這裏的雨夜,也沒有絮絮細語為這座名城的輝煌曆史感歎,所有人都靜靜的不說話,從進京的那一刻起,眾人的心都似壓著沉重的大石,眉頭都緊了起來,就連呼吸也不順暢了。
天子腳下,誰敢疏狂!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而且明天還是照樣來的。
馬車軲轆,濺起一地水花,最終停在了一座樓宇前麵,樓宇朱紅混褐,低調中透顯大氣,尤其是一個金漆大匾猶如點睛之筆高掛其上,牌匾黑中帶紫,上麵的字敷貼金粉,不是金箔,而是真金,筆下遒勁,“阡陌居”,三個大字在夜空中閃亮得很。
阡陌居是京城中規模最大的酒肆,向來往來的不是王公貴族就是才子佳人,當然也不妨有些落第秀才窮孫書生中自認是千裏之馬的人來這裏碰碰運氣希望遇到個伯樂之人,可現在這裏卻是古怪得很,在一片金火輝煌當中,就它別具一格,隻點著寥星燈火,陰影深刻投到地下,整座樓有點黑暗,有點森然,完全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可能是這座樓身處熱鬧市中,所以盡管這裏的火力不足,還是有不少的人經過這裏的,隻是每當路過阡陌居的大門口時總會向著它指指點點而已。說的無非就是阡陌居從來都是天還未亮就開店三更半夜才閉店的慣例此刻斷了弦,自從開業以來就從沒停業過的店麵此刻卻是不營業了。
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因為什麼,隻是越是不知道人們就是越好奇,所以總會不時望向這裏,猜測著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
有的人認為:東主有喜,這是人之常情。
有的人認為:可是要空出來迎接一位最尊貴的客人。
……
而有的人卻是置之一笑:休店而已,以後又不是不開,緊張個什麼……
隻是說這句話的人,下一刻卻是被眾人輕蔑,殷都之中,不怕你沒學識,就怕你沒常識。誰人不知阡陌居,誰人不知京中第一酒肆,而拿下第一的,誰的背景不厲害,自然有什麼風吹草動這些第一就是最準的風向標了,在京中居住多年的人們關心政治的風氣很重,對此格外敏銳,眼睛格外雪亮。
而且停業一天,說是簡單,但對於阡陌居而言就是要承受一眾官家子弟的怒火了,它會使出什麼能耐來應對這個事情是眾人最關心的,它為了什麼而要冒這個險也是眾人最關注的,知一斑而窺全豹,殷都的水可深得很呢。
左蘇等人下了馬車,不過向來七人同行的隊伍現在數來卻隻有五人了,因為在殷都之中,任何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某些人物的眼線,低調起見,除了一麵胡子的鳳歌之外,其餘的人都帶上了簷帽,一襲輕紗垂下,擋住了各人風采。鳳歌撐起雨傘,替左蘇遮擋起風雨,隨著她向阡陌居走了進去,其餘眾人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