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性化設計視角下的瀏陽夏布造物觀(1 / 2)

人性化設計視角下的瀏陽夏布造物觀

學術論壇

作者:胡蓉蓉

【內容摘要】人類由自然孕育而生,同屬萬物歸於宇宙大地,整個自然界亦是包含人類為一體長流不息的過程。中國古代獨特的設計觀強調人與自然的有機結合與統一,造物觀正是由這樣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觀產生的。瀏陽夏布作為中國古代造物的一部分,它以純天然植物為原料,把大自然與人類工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曆經歲月的沉澱與洗滌,深度體現了造物設計的意韻。

【關鍵詞】瀏陽夏布 天人合一 設計運用

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工藝設計,將人們創造各種工藝作品看做整個自然係統的產物,亦是造物觀思想的核心。工藝品的生產不是孤立的人的行為,強調事物需從整體自然與時代背景出發進行設計,各方麵綜合運用才能達成理想的效果。瀏陽夏布作為中國傳統造物的結晶之一,承接了“天人合一”的造物哲學觀念,其文化意蘊深厚,工藝繁複精良,是織造技術與人性化設計的完美結合。

一、瀏陽夏布的概況

夏布是以苧麻為原料手工編織而成的麻布。因麻布常用於夏季衣著,涼爽適人,又俗稱夏布、夏物。它經過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是華夏傳統的服裝麵料,夏商周以來就用於製作喪服、深衣、朝服、冠冕、巾帽等。瀏陽被稱作夏布之鄉,瀏陽夏布是馳譽中外的傳統產品。瀏陽夏布傳統的生產工藝分為撕麻、績麻、絡紗、牽梳、織造、漂染與踩光七道工序,其漂染方式與眾不同,將夏布用石灰水加堿蒸煮後於瀏陽河中反複漂洗幹淨,晾於河灘而成。瀏陽夏布織造精致,具有輕薄細軟,涼爽透氣,經久耐用等特點,早在明朝就聞名於世,商賈爭購。“明末清初,瀏陽夏布暢銷各埠年可銷萬筒”,被列為朝廷貢品。1901年瀏陽夏布銷往日本、朝鮮、南洋等地。但如今在瀏陽,夏布純手工技藝雖得傳承,昔日恢弘氣勢卻已漸漸淡去。

二、瀏陽夏布織造中的“自然”與“樸素”

自然界不是一個封閉體,它與人的世界息息相通,所謂“通天——氣耳”,自然大宇宙與人的小宇宙沒有絕對的界限。在現代設計中,應酌情考慮自然物質材料本身的特性,取物於自然,寓道於器。瀏陽夏布亦是從自然而來——以苧麻植物為原料;汲取自然——勞動人民用智慧、經驗種麻、績麻再到純手工織造夏布;適應自然——夏布在夏天使用,吸濕透氣、穿著涼爽;回歸自然——夏布整個織造過程采用天然材料,純手工工藝製作,有機無害可降解。追求大自然本來的樸素無華,著力展現材料本身的自然美是瀏陽夏布設計製作的宗旨。

在傳統造物觀的影響下,瀏陽夏布追求一種“質真而樸素”的境界,並將這種境界體現於設計中的“巧”,夏布風韻樸拙卻用途頗多,設計理念和核心是“以人為本”,反映設計對人社會生活的關注和思考。老子曰:“見素抱樸”,“見素”指保持平常,“抱樸”則是堅持樸實,而瀏陽夏布的素指未曾染色,樸則是未曾雕琢。湖南瀏陽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瀏陽河水孕育了瀏陽夏布,瀏陽夏布保持麻的淺淡本色,不作大色漂染而獨具風格,巧奪天工。所以夏布的樸素無華不僅是從每一道工序的技術文化本質上,同時也是從技術文化形成過程中的自然和生態相互交融的碩果。

三、瀏陽夏布設計中的“人本”與“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