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理的色彩模式
網絡交互界麵要具有吸引人的色彩,顏色能夠轉移用戶的注意力,產生很好的視覺效果,尤其是各元素之間形成巨大的色彩反差時,其表達效果會更加明顯。考慮用戶在感知色彩中不同的視覺結構和心理因素,避免會產生一些特異的視覺效果,需要對計算機網絡交互設計的色彩模式進行充分了解。網絡交互設計的色彩模式通常有三種,即RGB、CMYK和LAB,這三種模式都與色光的色相、明度以及純度有關。
(四)版式編排
在網絡交互設計過程中,版式編排是動態交互中的統籌安排,編排的內容有網絡的操作手段、界麵的表達效果、各元素的先後順序等。失敗的版式編排會讓用戶迷失,不能成功理解網頁所表達的信息,也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操作,或者說是不知道網絡瀏覽的目的,以致網絡體驗質量的下降、用戶流失。避免此種問題的出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設置良好的視覺導航係統,統籌管理界麵的各視覺元素。
(五)視覺形式美
網絡交互界麵內的內容較多、信息繁雜,為給用戶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需要額外注意網絡界麵的視覺形式美,而且視覺形式也與網絡界麵的版式編排有密切關聯。在網絡交互設計中,視覺形式美的設計要遵循“以少勝多”的原則,從整體視覺效果上合理組合安排“質”和“量”。網絡交互整體視覺表現形式有柵格型和自由型,柵格型應用較多,界麵布局簡潔工整,有利於各功能模塊的快速調動和更新交互數據,但相對機械和呆板。自由型頁麵與柵格型不同,更加偏重於用戶情感的訴求,藝術效果很強,但頁麵的更新能力相對較弱,技術要求很高,操作不當甚至會引起視覺混亂。兩種視覺表現形式雖有不同,但都要遵守秩序美法則、諧和美法則和變化美法則三種創造法則。
三、交互設計與時代科學技術的融合
網絡交互設計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依靠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信息化產品的使用方法。網絡交互設計是審美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互動行為,二者的結合使產品不僅具有美感還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滿足了用戶不斷提高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追求。網絡改造了交互體驗的表現手段,同時還不斷挖掘時代元素,給人們帶來多樣化的、適合時代的藝術元素和表現形式。不僅如此,網絡還拓展了交互設計的思維空間和思維的深度,“以人為本”,完美體現了網絡的參與性、虛擬性以及互動性,讓用戶主動去欣賞豐富多彩的交互藝術產品。
參考文獻:
[1]劉增,陳炳發.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界麵設計研究[J].中國製造業信息,2009,38(05):63-66.
[2]曹暉.視覺形式的美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楊若男,肖狄虎.基於用戶體驗的使用者行為研究[J].藝術與設計,2007(04):35-39.
[4]Sandors M S, Mc Comick EJ.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M].New York:Mc Graw-Hill,1995:156-178.
[5]LiG,Bunckle P.Current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physical exposure to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risks, with emphasis on posture-based methods[J].Ergonomics,1999,42(5):67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