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完了撫恤天都黑了,馬幫正堂,屋裏放著爐子,架著火鍋,大家圍坐著吃火鍋。段景住、楊林、石勇,還有馬幫裏的二十個骨幹分子。
段景住讓兩個人在門口執勤,以防有人偷聽,正色道:“咱們馬幫的事情大家都清楚,是南麵軍方的人支撐的。這回上麵發話了,要打通一條從海邊的樂亭縣,到張家口、到西夏,到玉門關,甚至到哈密、到敦煌的這麼一條龐大的商路,為銷售濟州大量的產品做準備。其中的利潤我就不說了,大家每年能拿多少心理都清楚,咱們不僅僅是在賺錢,而是為國家,為民族在貢獻,所以就算是困難再大也要完成這項任務。”
說著,段景住拿出珍藏的地圖,這可是晁蓋贈送的,張哲端畫的地圖,上麵標注著遼國的許多地方,從海邊的樂亭縣,到上京、到張家口,以及廣大的內蒙草原都有詳細的著名。
楊林說:“大掌櫃的說說,得需要多少騾馬隊啊。”
段景住一伸手,道:“咱們從現在算起一年內要發展到五千騾馬的隊伍,這樣才能算是小有運力。”
眾人倒吸了一口冷氣,就算是楊林、石勇走南闖北也沒見過這麼多的騾馬隊。
段景住道:“騾馬這都好說,咱們這一批貨就能換回兩千匹鐵蹄馬,交回去一千匹拿貨,留下一千匹托東西,這樣就有兩千匹了。隻是如此一來馬幫的規模就太大了,咱們需要分成小隊行動。”
來參加會議的,除了楊林、石勇之外還有二十個馬幫骨幹。有個道:“咱們馬幫規模雖然大,但是名號沒打出來,我感覺要打出旗號,像鏢局一樣,打個名號來,這樣更有利於擴張。”
都是大老粗,你看我,我看你的,起名字這類的事情可不好整,有人道:“就叫段家馬幫得了。”
段景住一搖頭:“馬幫可不是我段景住的個人財產,這樣不妥。馬幫運貨講究個通達,咱們就叫做通達大馬幫如何?”
“好,好。”眾人齊聲叫好。
“如此一來,以後我和楊林、石勇三位兄弟負責通達大馬幫總隊,你們二十人就按照順序排,一分隊,二分隊,三分隊這樣。總隊負責運輸貴重物品,分隊負責普通常規貨物的運輸。各分隊先每隊二十頭騾子,五個人。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擴編,有願意來馬幫的,隻要身體合格,身家清白都能來,帶著騾馬的騾馬也按照約定的比例分紅。”段景住道。
楊林道:“東麵還好說,但是一到甘肅一帶就是戈壁沙漠了,沒有強有力的駱駝隊可不行。”
段景住道:“駱駝隊好辦,咱們和駱駝客合作,這條商路一打通,從海邊貫通遼、西夏、突厥等國,以茶葉、絲綢、瓷器、鐵器為主要貿易產品的貨物利潤可是很豐厚的。”
通達大馬幫的擴張在太行山一帶影響逐漸大了起來,許多壯丁慕名來投,馬幫的風險不小,但是同樣,尋常一年也能混個十貫二十貫的錢,相比起其他行業來算是很好的行業了。有的是隻身來投靠,有的則把自己的馬匹或者騾子也拉來了,太行山一帶的馬匹、騾子都很強壯,馱運能力強,是馬幫不錯的選擇。鐵蹄馬速度快,但是負重稍微差些,適合裝運茶葉絲綢這樣的細貨,如果運鹽磚、鐵器還得是騾子。至於糧食之類的都是馬車運輸的,馬幫一般不運那個。
通往大同府的官道上,段景住、楊林、石勇,還有十幾名馬幫好手騎著飛快的馬匹,背著獵弓,挎著雁翎刀,一路急行,趕奔大同府。
路邊有個小店,段景住一看牆上畫著個燕子,這是馬幫的記號,意思就是這家店還行,不是遼國的走狗,信得過的小店。
“店家,老規矩,打兩壇子好酒,然後給我們米麵,我們自己打火做飯。”馬幫的夥計道。
店老板一看這些人背弓帶箭就知道是馬幫的,也不敢輕易得罪,自然一應招待。
簡陋的客房裏,段景住道:“兩位兄弟,眼看就到年了,也不能回去休息,夠辛苦的。”
石勇一拍肩膀,道:“四海為家習慣了,真讓我呆在家裏還不習慣呢。隻是我沒來過大同,大同能有駱駝客?”
段景住點點頭:“沒錯,大同府是遼國的西京,所在位置在大宋、西夏、遼國三國交界的地方。西夏和大宋連年征戰,遼國和大宋相對好點,有幾十年沒打了,因而出宋國西部一帶的貿易商都通過大同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