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零七章 適得其反(1 / 2)

楚問天被趕出去後,祖孫倆好一番長談,承安對當年的事情也了解個大概。

季仲川的的確確是承安嫡親的外祖父,卻是入贅的,所以譚紫顏不姓季,而是隨了她母親的姓。

上一任玄塵門的門主譚賽男,是承安的外祖母,說起來譚賽男也是一位風雲人物,隻不過這位風雲人物鮮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名。

但譚韻詩這個名字還是有人知道的,她幹了件大事,隻不過後來被曆史抹去罷了。

玄塵門原本是效忠大慈王朝趙家的。

譚家的祖先與趙家的祖先不是手足勝似手足,二人同心攜力打下了天下。當時譚姓兄弟能力、謀略以及擁護者並不在趙姓兄弟之下,但譚姓兄感念趙姓兄弟的知遇之恩以及對其家人的關照之義,甘願屈之其下,並且誓死效忠趙姓江山。

於是趙姓兄弟坐了江山,譚姓兄弟則守江山。

兄友弟恭,不分你我。二人為了實現共同的理想抱負,互相扶持,於是,玄塵門應運而生了。

玄塵門是大慈皇帝手中的刀,是他撒出去的網,同時也是他的眼睛,而大慈皇帝便是譚家最大、最硬的靠山,二人強強聯手創造了一個盛世。並且約定,雙方代代相傳其子孫,世代遵守約定。

每一任皇帝在大行之前會將玄塵門交給下一任皇帝,而下一任皇帝也必須得到玄塵土的認可,才能得到玄塵門的擁護效力。

然君子之澤,三世而竭五世而暫。曆史的發展,何其相似,如同陀螺的旋轉,總會回到恒定的軌跡。

到了承安太祖時已經是第四代,當時譚家無子,隻有一女名賽男,不是男子勝似男子,可見譚家對她寄予的厚望。

當時季仲川是玄塵門一位長老的兒子,二人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譚家家主也早已經認定了季仲川這個準女婿,在熟人眼中他們就是公認的一對。正因為太過熟悉,反而不像戀人,更像是至交好友。

彼時,二人都是優秀的人兒。季仲川是非常優秀的後生,且父親為朝中大官。他家中大哥執行任務殞命後,他便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兒。本來開明的父母變得不開明了,而他也有自己的驕傲與責任,並不願意低頭當個贅婿。而譚賽男呢,容貌傾城,性格好強,從不認為女子不如男。相比於結婚生子,她更傾向於建功立業,做好玄塵門的接班人。

等到第五代趙德意繼位,玄塵門將掌門之位欲傳給了譚賽男。趙德意這個人疑心很重,早就看不慣如日中天的玄塵門,更不願受其牽製。如是他心生一計,決定從譚賽男身上入手。

軒轅開河其父是異姓王,且他被冊封為世子,將來是要承襲秦王的王位的。如果他在秦川安安分分做個享受榮華富貴的散王那就罷了,偏偏這人有一腔熱血,並不想躲在祖蔭下。十四歲就從軍了,一步步從底層走起來,步步高升。他從校尉坐到安西大將軍,再到一品大將軍,手握重兵,鎮守整個大西北。甚至鎮守大西南的將軍,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

功高震主,趙得意頗為忌憚。忌憚歸忌憚,卻拿軒轅開河沒有辦法。這時候的大慈國力遠不如前,從第三代開始就是守成,倒是對於掌控玄塵門格外的熱衷。也就是俗話說的,外不積極,對內瞎折騰。經過這一通操作,到了趙得意這裏時,諸侯表裏不一,邊關時有摩擦戰亂發生。

牽一發而動全身,趙得意想要收回外放的權力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乎隻能看著軒轅開河一步步壯大。

恰逢一次勝仗,軒轅開河攜臣服國使臣進京獻禮,也是在這國宴上,軒轅開河注意到了譚賽男,而她在明麵上的名字是譚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