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G時代的“和”諧生活(2 / 3)

2014年5月,中國移動宣布大幅下調資費標準。此次降價,在資費設計上有三個關鍵舉措:第一,大大降低了4G門檻,最低套餐費從88元降低到58元,同時全新推出了30元包500MB流量包;第二,4G流量單價降幅50%。以原4G套餐中用戶最關注的70元1G流量包為例,在新套餐中70元可獲得2G流量;第三,2G/3G/4G資費統一。中國移動將2G/3G套餐外流量資費由之前的1元/MB統一下調為0.29元/MB,與4G套餐保持一致。從此中國移動套餐外流量資費不再根據客戶使用網絡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真正做到了“套外一口價”。

降價背後,是4G時代中運營商與消費者關係的重新調整。在4G剛剛上市的時候,用戶基本上來自一線城市,包括大量的iPhone使用者等高端用戶,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但是,隨著4G的普及,越來越多中小城市用戶或者城市中的中低端收入者加入進來,4G用戶群出現了爆炸性增長,戶均數據流量消費被拉底,從最初的1.5G/月降低到現在的700M~800M/月。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4G正逐漸成為用戶的理性消費,資費進一步下調,讓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從之前的單純的買賣關係進一步向服務關係轉化。

業務模式從以話音為主轉向以數據流量為主,是4G時代運營商麵臨的最大挑戰。況鐵梅向本刊記者分析,在傳統的2G和3G時代,因為絕大多數第三方應用(APP)都集中在手機上,所以手機和APP都集中在運營商的平台上,換言之,移動運營商其實承擔著兩個角色,既要話音又要流量;而在4G時代,智能的終端設備增多,APP可以分散在不同裝備上,運營商可以集中精力在數據流量服務上。

和諧服務

如何讓運營商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更融洽、更和諧?靈活的服務是不變的宗旨。4G是一個新事物,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就需要運營商采取靈活的計費方式。

比如,4G時代的一個特征便是一雲多屏,無論是在家裏、辦公室裏,還是在路上,總有至少一個智能終端陪伴我們,不離左右。手機、iPad、電腦、智能電視、智能手表……每一個智能終端都像是我們與外界溝通的一座橋梁,通過音樂、信息、社交、視頻等不同形式,完成個體與茫茫人海的時刻關聯。4G的到來,與傳統的固定網絡、Wi-fi相比,最大的便利是保證了人們隨時在線的聯網狀態,拓寬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通道,讓溝通成為隨時隨地的必需品。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移動在設計資費的時候,專門推出了主卡與副卡相結合的方式,辦一張4G主卡,隻要再加10塊錢,就可以添加一張副卡,主卡與副卡之間可以自由分配流量,共享主卡的流量套餐。一位在電子類雜誌工作的朋友被同事戲稱為“數碼小王子”,他就是一位狂熱的電子產品愛好者,隻要出新款手機他總要賣掉原來的手機入手一個新的,當然好在運營商他是不大喜歡換的,他跟我講中國移動主副卡的流量套餐就對他來說非常實惠了。他有兩部手機和一個iPad,如果分別辦理4G套餐的話,每個按每月1G的流量計算,是50元,三個加起來就是150元。但他現在辦理了一主兩副的套餐模式,即一個主卡,每月100元就可以享受3個G的流量套餐,再加20元可以辦兩張副卡,總共120元。同樣是3個G的流量,主副卡搭配要比分別辦理節省30元,對於“數碼小王子”的精打細算,我也是自愧不如了。

這種自由分配流量的模式,不僅適合一人多終端的情況,也是一種靈活的家庭套餐。4G時代,隨著從語音模式到流量模式的啟蒙,一家人都會成為移動互聯的使用者,父母和孩子方便溝通,兄弟姊妹之間也多了日常聯絡。很多事兒,比如周末聚餐,之前要挨個打電話協調通知,現在隻需要在家人群裏發一條消息,大夥兒就都知道了。家庭流量套餐的共享也成為另一種家人之間親密連接溝通的紐帶。好友林博士跟我談起他家裏流量套餐的分配故事,頗為溫馨。林博士13歲的兒子正處在叛逆期,平時不太喜歡與林博士夫婦溝通交流,倒是更喜歡跟同學通過社交APP窩在屋子聊天,但每當需要與父母“爭奪”流量的時候,小林就又會回到那個貧嘴“熊孩子”的狀態,還主動分擔母親的家務,表現得尤其殷勤,希望父母能給自己更多的流量分配,每每這時,都讓為人父的林博士哭笑不得。

由於生活習慣不同,流量的使用也必然有所差異,相比年輕一代,年長一點的父母使用流量就比較少。為了更節約流量,提高利用率,比如流量使用最大的家人可以辦一張主卡,再搭配兩張副卡,一家就可以自由分享更多的流量套餐。更值得一提的是,副卡並非一定要4G,比如老人,可以繼續使用自己的神州行卡,孩子也可以繼續使用自己的動感地帶卡,但都不妨礙他們分享4G的流量套餐。

4G為人們的溝通與網絡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但同時也為流量的使用打開了閘門。隨著移動互聯生活的深入,人們會慢慢習慣用手機玩遊戲、看電影、聽歌、發郵件……所有這些,都會極大地釋放人們的流量消費潛力。伴隨著4G的上市,剛開始出現了一些流量巨大的極端案例,甚至出現了“一夜4G頂一棟房子”的以訛傳訛。針對這種情況,中國移動專門設計了資費“雙封頂”服務——超出套餐的部分,每個M流量收費0.29元,但500元封頂,或者15G流量封頂——也就是說,隻要超出套餐的流量使用,最多500元,之後再用即免費。或者當流量消費達到15G,之後就自動切斷用戶的上網功能。由此一來,如果你辦理的日常套餐是每月3個G,那麼100元的套餐費再加上500元的套餐外流量費,即便流量無限使用,每月最多的資費也是總共600元,不會出現天價資費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