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數年如一日,全力以赴地工作,卻突然發現,盡管自己累得半死,別人好像熟視無睹,尤其是老板,從未當麵誇獎過你。這時,你可能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但你一定要懂得,這不完全是老板的過錯,試想想,公司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有多少人要老板操心過問,你的“被忽略”也有情可原,因此,你不妨做個“有聲音的人”。
當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務時,第一得先向你的老板彙報,讓他知道你不光隻會吃幹飯,而且還有一個好腦袋和快刀斬亂麻的能力。不要等出了紕漏才想到去找老板,做老板的都喜歡能幹的下屬。
如今,行業競爭激烈,老板們整天琢磨著怎樣削減成本,能夠大展拳腳的項目少之又少。高職位人員不敢輕言跳槽,因此,沒有多少空缺留給低層人員。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裁員潮的幸存者們剛剛喘了口氣,又不得不麵對日複一日的職場修煉,被迫加入既不掉隊又不領先的“阿混”一族。不過,隻要動動腦筋,要擺脫工作變成雞肋的局麵還是有辦法的。
(1)不要把自己固定在電腦前麵。
別老是在電腦前埋頭苦幹。你得想想點子,怎樣把你目前的工作和升職大計結合起來,而且要保證你的曝光率。
主動表現你的進步。舉個例子,你初就新職時,有些工作上的技巧不夠純熟,甚至可能出錯,但在努力學習之後,你早已達到一定的水準,到了這個時候,你就有必要向上司表現出你的改進,而不是靜待上司自己去發現!
你可以給上司呈上一份報告書,這時你可以表白一番:“記得我以前犯過這種錯誤,幸虧有您指正,我早已明白了犯錯的原因,如今再也難不倒我了,想來,我該多謝您!”上司便會無形中接收了你要表達的信息,讓他產生被尊重的感覺。
不少上了年紀的上司,喜歡一些精幹、年輕的下屬,從那些年輕人身上他們似乎能找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和年輕人相處可使自己心境年輕。可反過來看那些年輕人的工作,就不那麼令人欣慰,雖對你疼愛有加,但還是懷疑你的能力,認為你難以獨當一麵,以至不敢冒險對你委以重任。這時候你應該暗自慶幸,機會來了,是該露一手的時候了,你不妨大膽地出主意,別以為凡事稟明上司是尊重他,實際上,隻要你能夠在某些方麵表現得體,他會更開心的。此外,要主動去為上司分擔一部分工作,如遇到難題,請上司提意見,但具體的執行方案,你還是得自己準備好,讓上司看到你獨當一麵的能力。
在例會中多發言,多參加多人協作的項目,當人們的視野之巾總有你的影子時,你的工作才更有價值。當然,當別人都不願意碰的“硬骨頭”出現時,誰主動請纓,誰將來升職的可能性就大。
(2)注意八小時以外的應酬。
有些上司喜歡與下屬打成一片,希望上下一心,使工作更加暢順。所以,要主動地搞好工作之餘的活動,如做東請大夥兒吃午飯、遊泳或野餐等。
參加這些場合,許多人會顯得十分不自然。例如,老板坐著的一張桌子,你便不敢坐下,寧可擠到另一張已坐滿同事的桌子去,既怕要“應酬”,更怕因緊張在老板麵前“失儀”。
既然是工作之餘的活動,所有在辦公室裏的等級和習慣,都應該暫時摒棄,投入群體活動,好好享受現場的各種消遣活動。
卸下了工作的包袱,人們自然會變得輕鬆,各種本能也表露無遺。你隻需將自己與上司、同事等同對待,凡事就會變得自然了。大單位常在節日搞些舞會、郊遊等活動,有些不善應酬的人士總是掛“免戰牌”,這樣做對工作絕無益處。許多上司特別重視集體活動,因為憑著比較輕鬆的場合,他可以跟雇員多接觸,了解他們。而且在休閑之中,互相溝通較容易,會在不知不覺間與上司熟悉起來。
別以為上司都有架子:其實隻要你自然一點,他們的反應和幽默感跟普通人沒有兩樣。何況,上司多會認為缺席者對公司缺乏歸屬感或是與同事不和。所以無論你多忙,也務必抽出時問去參加所有單位聚會,那怕隻是象征性地到一下場也是有必要的。
凡聚會皆拒絕參加,隻會令上級有“你不合作”之感,連同事也可能覺得你諸多作態,你以為這種形象,對你是好的嗎?這些雖是小事,很可能對你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起重要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