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是是非非的事,有些人眼裏看不慣,嘴裏就說出來了,更有甚者還挺身而出,其實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很多時候會得罪人,甚至引火燒身。此時,應眼睛要亮,嘴要緊。
甲乙兩位平時是頗為要好的同事,最近竟然分別在你跟前,數落對方的不是,然而兩人表麵上依然友好。麵對這種事情是很難處理的,一方麵你生怕兩麵皆講好話,會被認為是“兩頭蛇”;另一方麵又擔心甲乙雙方是否在向試探點什麼?
先講前一種可能,有些人心胸狹窄,十分小氣,又善妒,所以因為某些問題兩人發生矛盾,但表麵上又不願翻臉,故向較親近者傾訴心情,是自然不過之事。
你這個夾心人並不難做,冷淡對待兩人是妙法。傾訴的一方若發現得不到你的同情,定會另找“有愛心之人”,那麼你就自動脫身了。
若發現兩人是別有用心,旨在試探你對他倆的喜惡程度,你就該步步為營了。
既然對方的動機不良,你亦不必過分慈悲,不妨還以顏色。分別跟他們說:“對不起,我不願聽你說朋友的壞話,因為我根本不想批評你倆!其實,我的看法對你們並不重要呀!”這一招,他們必然無功而退。
某些人可能為了某些目標,希望化幹戈為玉帛,以方便日後做事,但親自出麵又太唐突,於是便找來“和事佬”。本來使大家化敵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餘,請做些保護自己的工作,要給自己的行動定一個界線。
例如,有人請你做“和事佬”,你不妨隻做飯約的吃客,或作為某些聚會的發起人,但不宜將責任全往自己頭上攬,反客為主。你最好對雙方的對與錯,均不予置評,更不宜為某人去作解釋,告訴他倆“解鈴還需係鈴人”,你的義務到此為止。
對領導不滿的,對公司不滿的,永遠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來訴苦,大指某人有意責難他,或公司某方麵對他不公平,你應該做到既關心同事的利益,又置身事外。
同事與某人不對付,指出對方凡事針對他,甚至誤導他,你或許會很有耐心地聽他吐苦水,聽他細說端詳,但奉勸你隻聽,不問,尤其是切莫查問事件的前因後果,因為你一旦成為知情者,就被認定是當然的“判官”了,這就大為不妙。
你隻需平心靜氣地開導他:“我看某人的心地還不差,凡事往好處想,做起事來你會更開心的。”
要是對公司不滿,你的立場就比較複雜,站在公司立場是你應該的,而站到同事那邊,又有害無益,可是,人家來找你,保持沉默實在不禮貌,不妨這樣告訴他:“公司製度不斷改進,這次你覺得不公平,或許是新政策的過渡期,你不妨跟領導開誠布公談一下,但犯不著堅持己見”。輕輕帶過才是上策。
一位向來忠心得很,又已服務公司多年的同事,突然辭職,惹得公司上下眾說紛紜,不少同事還千方百計去問當事人,誓要找出真相。
其實,知道了真相,對你有好處嗎?肯定沒有,壞處倒有一大堆。例如,你或許無端被卷人人事漩渦,曉得領導層的秘密,對你的T作態度多少有些影響。還有,你更有可能被列為“某類分子”。
所以,過去的已過去,不必去追究了;除非這同事向來與你關係很好,自動向你說起此事,但你亦隻宜做個聆聽者,萬萬不要做“播音筒”。
你應該做的是送上誠意的祝福,贈對方一件紀念品,當作紀念你倆的情誼吧,又或者,請對方吃一頓飯,當做餞別。
至於其他同事的行動,大可不必理會,也不必加以批評,這叫做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