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是人際關係中最常見的行為,可酒桌上如果不加控製,傷了身體不說,還有可能傷了感情。因而,酒桌上也是有規則、講禮儀的。為了在酒桌上遊刃有餘,還是提早學習一下為好。
(1)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麵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問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為二、四、六席,右邊依次為三、五、七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並為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所以,不論是請客還是被請,都要注意按照出席人身份的尊卑去選擇座位。
(2)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製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意圖。
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做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沒有麵子。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你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征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建議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要不要再來點其他的什麼?”等等。
點菜時,一定要心中有數。可以根據以下三個規則來點菜:
①看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
②看菜肴組合。一般來說,一桌菜最好是有葷有素、有冷有熱,盡量做到全麵。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可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
⑧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一道菜在50—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這次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人物,那麼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如蝦、海魚等,再要上規格一點,則是鮑魚、魚翅等。
值得注意的是,點菜時切忌問服務員菜肴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讓你公司在客戶麵前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也會覺得不自在。
(3)吃菜。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下麵以中餐為例,說說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中餐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上龍蝦、雞、水果時,會送上一隻小小水盂其中飄著檸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幹。
用餐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複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為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依此類推,參加外賓舉行的宴會,也不要指望主人會反複給你讓菜。你要是等別人給自己布菜,那就隻好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