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旋卡多曲聯合培菲康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2 / 3)

[Key words] Infantile autumn diarrhea; Racecadotril; Bifico

秋季腹瀉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多見於2個月~3歲以下兒童[1]。嬰幼兒秋季腹瀉多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嘔吐、大便次數多、量多,常伴有脫水和酸中毒,發病急、迅猛,易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時還會出現營養不良等,影響患兒發育,甚至導致死亡[2]。嬰幼兒秋季腹瀉多係輪狀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尚無特異性抗輪狀病毒的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且病程較長、複發率較高[3]。本研究旨在探討消旋卡多曲聯合培菲康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0例腹瀉患兒均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患兒,發病時間在72 h以內,大便性狀為黃色或黃綠色稀水樣或蛋花湯樣便,每日10餘次,便常規見白細胞少許,脂肪球少量。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6個月~3歲,平均(13.4±3.9)個月。脫水程度:輕度21例,中度19例;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7個月~3歲,平均(12.7±4.2)個月。脫水程度:輕度22例,中度18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臨床表現等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補液、糾酸、調節電解質紊亂、抗病毒、微生態調節等基礎治療,觀察組予消旋卡多曲顆粒(四川百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20051007)口服,≤9個月每次10 mg,每天3次,>9個月每次20 mg,每天3次;培菲康膠囊口服1歲以下,每次1粒,每天2次。1~3歲,每次1粒,每天3次。重症可加倍,將膠囊內藥粉用溫開水或溫牛奶衝服。對照組同時予培菲康膠囊口服1歲以下,每次1粒,每天2次。1~3歲,每次1粒,每天3次。療程共連用7 d。

1.3 療效評價標準[4]

根據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研討會製定標準分為,顯效:治療72 h,大便性狀及次數恢複正常,症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大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症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病情無好轉,甚至惡化。

1.4觀察指標

治療後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患兒的退熱時間、腹瀉及嘔吐停止時間。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用藥後的臨床症狀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後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腹瀉及嘔吐停止時間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

2.3 用藥安全性觀察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未發現有肝、腎功能異常等症狀。

3討論

秋季腹瀉為兒科的臨床常見病,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季腹瀉通常發病急且易出現脫水等。秋季腹瀉的發病原因是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通過侵犯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使得小腸吸收功能下降,最終導致腸液在腸腔內大量積累,最終出現大量水樣便,導致腹瀉發生[5]。嬰幼兒秋季腹瀉治療的關鍵是補液,糾正脫水,輔以抗病毒、微生態療法及腸黏膜保護劑[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