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SI瀏覽器來處理動脈期、門靜脈期的單能量圖像,通過碘基圖像的最大範圍來查找病灶,通過OPTIMAL CNR曲線得出最佳CNR單能圖像,利用感興趣區法分別取與病灶在同一層麵上的腹壁皮下脂肪組織、病灶附近肝組織、病灶的CT平均值,即分別在各個部位上測量3次,最後取其平均值,同樣在門靜脈期的混合能量圖像(140 kVp)上也使用該方法來測量與病灶在同一層麵上的腹壁皮下脂肪組織、病灶周圍肝組織、病灶的CT平均值。
計算單能量圖像與混合能量圖像的對比度與噪聲比,並把計算結果作為圖像評價的客觀指標。指標中的ROI0代表的是病灶的CT值,ROId代表的是病灶附近肝組織的CT值,SDn代表的是同層麵圖像上的平均噪聲值,該研究所使用噪聲都是與病灶在同一層麵上的腹壁皮下脂肪組織[4]。
由影像科的3位醫師(中級職稱以上)使用三分法分別獨立完成該組病患的CT掃描圖像查看分析工作,其中三分法指的是通過好、普通、不好(對應數字為3、2、1)的評分方式來評價病灶清晰度、病灶邊界和中心清晰度以及與病灶在同一層麵上的肝組織噪聲。查看分析圖像時要將病灶放在相同的窗寬、窗位中進行,用觀察結果的平均值做混合能量圖像與單能量圖像的主觀評價指標[5]。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並對比原發性肝癌患者在CT能譜技術的支持下檢測得出的動脈期混合能量圖像、最佳CNR單能量圖像、門靜脈期混合能量圖像、最佳CNR單能量圖像以及混合能量圖像、最佳 CNR 單能量圖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客觀評價指標
動脈期混合能量圖像與最佳CNR單能量圖像客觀評價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門靜脈期混合能量圖像與最佳CNR單能量圖像客觀評價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2 主觀評價指標
與上述數據類似,比較單能量圖像和混合能量圖像,雖然單能量圖像中的病灶組織與病灶周圍組織間的對比清晰度要明顯高於混合能量圖像,但是噪聲也比較高。
3 討論
肝硬化與伴有肝硬化的原發性肝癌的發病率較高。現階段診斷這種肝癌的主要輔助方式是把動態增強CT掃描、MRI掃描與普通CT掃描進行對比,雖然其擁有很好的診斷效果與對比度,但是對於那些體質較差、年歲較高、配合能力不夠好的患者來說,CT掃描的實用性顯得更強些[6]。對於常規的動態增強CT掃描來說,從肝硬化發展成原發性肝癌的腫瘤細胞經常會表現出動脈期的強化程度不夠、門靜脈期與延遲期的密度下降不顯著和病灶附近組織間的對比性不強等特點,非常容易出現誤診與漏診,進而使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期,嚴重製約預後。CT能譜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CT常規技術的空白點[7]。CT能譜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科學技術,雖然其在上世紀70年代時就已經被提出,但是由於科學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用。之所以將CT能譜技術定義成新型技術,是因為其將常規的混合能量圖像轉變成了單能量圖像,其不僅掃描到了常規圖像,還掃描到了能譜的曲線、單能量的圖像、有效的原子序數、基礎物質的圖像等,還能將物質分解,為組織做定性。CT能譜成像技術指的是在0.5 ms的時間內通過瞬時轉換80 kVp與140 kVp的瞬時雙電壓來完成兩組數據的采用,同時X線在依據已知物質能量變化關係的基礎上,利用物質衰減曲線與兩種能量的快速轉換法來測算出另一物質對X射線的吸收量,繪製出單能量成像圖[8]。由於CT能譜技術能夠繪製出40~140 keV合計101個不一樣能量的單能量成像圖,所以該技術值得推廣於各種疾病的診斷過程中。
3.1 能譜CT進一步優化了圖像質量
在對比、優化健康肝組織與病變肝組織圖像時,合適的噪聲值與對比值可以使對比、優化工作事半功倍。有的學者認為低能量的圖像可以提升圖像的對比度(敏感度),但是伴隨著對比度的提升,圖像的質量會降低。也有些研究人士認為敏感度與圖像質量不一定成反比,圖像噪聲值也不一定和圖像能量成正比關係[9]。據有關研究證明,當CNR值在40~70 kVp範圍內時大部分的圖像質量呈現下降趨勢,當CNR值在70~140 kVp範圍內時大部分的圖像質量呈現上升趨勢,由此可推出當CNR值在70 kVp時,能量圖像的質量與清晰度最佳[10]。所以當圖像是70 keV圖像時,可以通過完善圖像質量來提升病灶與健康肝組織間的對比度,進而能夠提升小腫瘤的檢出率。因此,利用最佳CNR值得到的單能量圖像不僅能夠提升圖像的對比度,還能照顧到圖像中的噪聲,為病灶的診斷提供更清晰、更準確的依據。
CT能譜技術的實現主要應用瞬時高低能量轉換技術,隻要掃描一次就能夠得到與病灶相關的不同要求下的多種單能量圖像與混合能量圖像,然後通過OPTIMAL CNR曲線就得到病灶和病灶周圍組織的最佳CNR單能量圖像,進而展現出病灶的特征及病灶和病灶附近組織間的差異性。分析客觀與主觀評價的結論能夠發現,利用OPTIMAL CNR曲線得到的單能量圖像雖然能夠增強腫瘤和腫瘤附近組織的對比度,但是伴隨著能量下降,圖像噪聲也會顯著提升[11]。而最佳CNR單能量圖像卻是一個能夠使圖像噪聲與圖像對比度實現平衡的能量圖。另外經研究發現,在動脈期與門靜脈期時,最佳CNR單能量圖像主要集中在51~54 keV、66~70 keV的範圍內,這也說明該圖像並不是最低單能量圖像[12]。
將動脈期和門靜脈期的最佳單能量圖像放在一起比較,則會發現圖像的能級越低,噪聲表現的就會越明顯,另外基於肝髒腫瘤細胞的組織對比在動脈期時要比其在門靜脈期時更為明顯,所以其在動脈期的對比噪聲表現出的幅度也就更大一些[13]。參與該次研究的16例中有3例的病灶在門靜脈期表現出較高密度、等密度,因此還需要依據延遲期的圖像來確診,其餘患者的病灶在動脈期時都呈現相對高密度,證明在確診伴有肝硬化的原發性肝癌時動脈期圖像的重要性。此外,調節常規CT掃描的窗寬與窗位獲取的圖像遠遠不如CT能譜技術掃描出的最佳CNR圖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①雖然調整窗寬與窗位可以提升圖像的對比度,但是其調整範圍畢竟有限,致使調整後仍有很大一部分病灶不能被清晰地顯現。②如果一味地提高對比度,圖像的質量就會下降,進而會導致病灶不能被準確顯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