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療後組織纖維化的超聲組織量化研究(1 / 2)

放療後組織纖維化的超聲組織量化研究

放射與影像

作者:李岩鬆 侯琛琛 薑靜

[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組織定征(UTC)量化分析對鼻咽癌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程度的鑒別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經手術病理證實的鼻咽癌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的79例患者為觀察組;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正常者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用超聲圖像定量分析診斷儀檢測頸部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比較對照組及放療前後觀察組頸部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聲像圖灰階平均值;比較觀察組患者UTC量化分析結果與病理結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放療前頸部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聲像圖灰階平均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放療後頸部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聲像圖灰階平均值顯著高於對照組(P

0.05)。 結論 UTC由於其無創性、靈敏度高等優點,可作為臨床醫師量化分析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的一種實用方法。  [關鍵詞] 鼻咽癌;放療;組織纖維化;超聲組織定征;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39.9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8-01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valu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 on cervical tissue fibrosis degree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radi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7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tissue fibrosis after radi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fter operation from January 2011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60 cases examined to be _disibledevent=0.996)。  3 討論  NPC是臨床上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1],我國NPC發病率已高達25.12/10萬,同時隨著環境汙染的加重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由於其解剖位置較為特殊,手術的風險大,同時90% 以上的NPC均為低分化鱗狀上皮細胞癌,對放射療法具有相當高的敏感性,因此,放射治療成為其首選方法。但是研究表明[2-4],NPC 放療後患者容易出現各種並發症,如放射性齲齒、頸部組織纖維化、放射性腦損傷、放射性副鼻竇炎等,其中頸部組織纖維化最為常見。郎誌國等[5]報道,NPC患者放療後約半年,在麵頸部水腫基本消退後即進入到纖維化的過程,早期發現並且給予幹預措施,有助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幾率,當患者出現轉頸困難、吞咽梗阻等症狀而就診時,其頸部組織纖維化大多己進入中晚期,因此,如何早期診斷成為臨床科研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目前,NPC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的判斷多通過醫生的臨床觸診及患者的感受進行,但是誤診率高,且早期難以診斷,組織的病理切片活檢是FLLs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其屬於侵入性的檢查,不適合作為常規的檢查手段,CT、MRI對評價纖維化較以上方法好,但價格昂貴和費時,而且單用CT進行纖維化識別及量化特異性不強、MRI有放射性損害,限製了其臨床應用[6]。  研究表明[7],超聲波在人體內傳播時會產生聲阻抗,組織的密度不相同,聲阻抗也不同,相鄰組織的聲阻抗隻需要相差0.1%,就能夠區別兩種組織的信息,同時隨著超聲影像學、計算機及多邊學科的相互滲透,UTC被提出。UTC是通過計算機對回聲圖像的回聲強度進行檢測和量化,相較於人眼僅能分辨出 8~16 個灰階,其能夠以數字或曲線形式精確顯示出 256 個灰階,其還能通過繪製立體三維圖,了解組織結構聲像圖灰階值的分布情況,已被廣泛用於肝髒、腎髒、心髒、乳腺等不同器官疾病的診斷[8-10]。本研究對UTC量化分析對NPC患者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程度的鑒別診斷價值進行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放療前頸部組織聲像圖灰階平均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放療後頸部皮下組織、胸鎖乳突肌聲像圖灰階平均值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說明UTC可以成為臨床醫師量化分析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程度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其無創性、直觀的顯示、操作簡便、適應麵廣等優點也有助於臨床推廣應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照射劑量均≤66 Gy,但萬躍等[12]對不同照射劑量放療患者的圖像灰階值進行了比較,發現放療劑量越大,圖像灰階值越高,為NPC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依據,因此,臨床上對於UTC的應用價值值得深入的研究。  綜上所述,UTC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靈敏度高等優點,如果能夠繼續深入研究,促進其成熟發展,將會在臨床量化分析放療後頸部組織纖維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付尚誌,吳雷,李萬平. 鼻咽癌放療後晚期並發症研究進展[J]. 臨床軍醫雜誌,2012,40(1):247-249.  [2] 李建鵬,鄒玉堅,鄭曉林,等. 鼻咽癌放療後複發與纖維化DE-MRI的特征及病理對照研究[J]. 放射學實踐,2014, 29(8):917-919.  [3] 呂建勳,徐堅民,沈新平,等. MRI動態增強對鼻咽癌及其放療後改變的診斷價值[J].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1,20(3):167-170.  [4] 趙玉珍,張麗娟. 超聲組織定征在肝髒彌漫性病變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療設備,2011,26(9):12-15.  [5] 郎誌國,張大航,南英姬. 鼻咽癌放療後殘留或複發的CT和MRI表現及臨床意義[J]. 中國實用醫藥,2012,30(28):86-87.  [6] 曹慧芳,張敏,胡姣. MRI與18F-FDG-PET/CT在鑒別鼻咽癌放射治療後局部複發與纖維化的應用研究[J]. 中國CT和MRI雜誌,2011,1(21):34-36.  [7] 薛靜,張周龍,陳梅,等. 超聲組織定征法在評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 中外醫療,2012,4(12):176,178.  [8] 何煉圖,湯慶,廖健鴻,等. 剪切波彈性成像定量評價鼻咽癌放療後頸部軟組織纖維化研究[J]. 實用醫學雜誌,2013,29(15):2478-2481.  [9] 程雷. 超聲組織結構聲學定量分析在肝纖維化 分級和肝硬化分型中的價值研究[D]. 第二軍醫大學,2013.  [10] 沈文,丁紅. 聲觸診組織量化技術檢測肝纖維化的可行性分析[J].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誌,2010,19(5):397-399.  [11] Rata S,Odulate A,Ong EM. Using real-timetissue elastography for breast lesion evaluation:Our initial experience[J]. Ultrasound Med,2010,29(4):551-563.  [12] 萬躍,王穎,孫世良,等. 放療後組織纖維化的超聲組織定征研究[J]. 臨床超聲醫學雜誌,2006,8(3):160-162.  (收稿日期: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