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種針法治療頸椎病頸部疼痛的療效觀察(3 / 3)

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有逐漸上升趨勢,而中醫針灸治療在該病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頸椎病的中醫治療依循“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瘀則通之,結則散之,寒則熱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治療原則。宜疏筋通絡,活血化瘀,兼以祛風、散寒、化濕和補益肝腎,根據不同的臨床情況采取最恰當的方案治療頸椎病,如可以采取推拿療法、針灸、中藥內服等方法進行治療,其中以針法治療最為有效[8]。但有研究表示,不同的針法對於頸椎病疼痛的治療效果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對三種針法的治療效果對比發現,三種針法對頸椎病頸部疼痛都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其中初次治療以針刺結合頸部運動療效更優,而遠期治療以溫針療效更優。

可能原因分析:現代實驗研究證實,運動對針刺止痛作用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運動傳出對感覺傳入有控製作用,而且運動引起的輸入對軀體感覺輸入也有影響。運動對針刺止痛有明顯的正向作用,運動具有加強針刺止痛的作用,針刺療法與運動療法聯合應用二者相輔相成,產生協同作用或增強作用。高丙南等[9]認為,每個穴皆可治療十數種病或更多,若針刺後不活動患處時,則作用可能向各處放散而不能集中,所謂“動引其氣”,穴位之治療作用向患處集中,效果當然更快更好。也符合劉公望等[10]報道的傳統針刺療法治療後往往在患部遺留酸、麻、脹、重等針感,不能立刻見效,而針刺運動療法在針剌的同時即囑患者適當活動患肢,疼痛立刻減輕或消失,活動自如。所以針刺運動組第一次治療後療效優於其他兩組。然而汪凡指出針刺作用的半衰期多數在2 h以內,溫針灸除針刺作用還有溫熱及遠紅外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鬆弛局部肌肉,解除肌痙攣,鬆解局部粘連,消炎止痛,所以遠期療效更優。

綜上所述,對於頸椎病患者,采用三種針法對患者頸部疼痛都有很好的止痛效果,電針和溫針治療的整體療效優於針刺運動治療,頸椎病伴頸部疼痛初次治療後即時以針刺結合頸部運動療效更優,而對於多次針灸治療溫針治療效果更優,臨床需根據患者緩急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周海華,郭少英. 頸椎病的中醫外治法研究進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4,23(4):449.

[2] 汪凡. 不同針灸療法治療頸椎病頸部疼痛的療效評價[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5):538-540.

[3] Mu Shansheng,Yu Ya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fengchi point(GB 20)and jiaji point[J].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011,27(11):36-37.

[4] 劉公望,王秀雲,孟向文,等. 四天穴針刺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 上海針灸雜誌,2011,28(1):25-28.

[5] 王在年,耿金萍,彭一華,等. 董氏奇穴結合常規療法治療頸椎病[J]. 中國康複,2012,27(6):468.

[6] 胡紀可. 關刺法加電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量化評價[D]. 成都中醫藥大學,2012,22(5):456-457.

[7] 劉來明,劉鵬. 大椎穴合穀刺為主治療頸源性頭痛160例臨床觀察[C]. //2010國際針法灸法技術演示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369-370.

[8] 李建強,汪田,郭俊鋒,等. 經筋辨證結合運動針法治療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 中國康複醫學雜誌,2010,25(3):270-272.

[9] 高丙南,劉華. 筋骨三針法治療軟組織型頸椎病76例療效觀察[C]. //2012全國第三屆骨傷疼痛新療法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142-143.

[10] 劉公望,王秀雲,周震,等. “四天穴”針法對動靜力失衡性頸椎病模型大鼠外周炎症病理網絡鏈中相關炎症因子的影響[J]. 天津中醫藥,2011,24(6):480-482.

(收稿日期: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