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人生

作品選粹

作者:俞倫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光隧道中穿行,沒有一個人還能有別的路可走。

時光隧道是逼仄的。它的一維性決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自己已經走過的路重走一遍。在你一路行走的時候,時光老人會用尖利的刻刀在你的臉上由淺而深、由少而多地雕出一道道紋路,在這些紋路中,記錄了你從童年走向少年、走向青年、走向壯年、走向中年、一直走到老年,更記錄下你所有做過的事、所有走過的路。無論現代科技多麼發達,都無法抹平。因為,這就是歲月。然而,在這逼仄中,不同的人,都會演繹出不同的穿行方式。有的人會覺得窄如山間小徑,往往得側身而行,左盤右曲;有的人如步入胡同,總覺得兩側如壓,靜如空穀;有的人卻像在溪邊戲水,樂而忘行,在駐足之地讓時光擦身而過;而有的人卻如走進廣袤的天地,煥發出多姿的精彩……所不同的是當每個人走進時光隧道後,到能夠自己用眼睛辨別方向時,是懵懂還是清醒,茫然還是主動。當然,這其中有機遇之時,有借力之助,有相扶之情,有師長之誨……身外之因,各有千秋,但行走之根,終在於己。恰如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的書齋內懸有一副梁啟超的手書聯:世事滄桑心事宜,胸中海嶽夢中飛。曆滄桑而洞察世事,海嶽般的開闊胸懷,始終在放飛著自己的夢想。

我們不必苛求時光隧道的逼仄,你看到了時光隧道兩側的瑰麗了嗎?你看到自己腳下的路隨行而變了嗎?你看到自己的前方萬千氣象了嗎?你看到了別人在自己的時光隧道中是在如何行走的了嗎?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我們在時光隧道中穿行時,要牢牢記住,每一步都要走得端正而有力、豐滿而紮實。這其中,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一個人要有美好的追求,使自己的時光有厚重的質感。

當然,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光隧道中穿行時,都有自己的一定的路徑,也可謂之為職業。有的人可上九天攬月,有的人可下五洋捉鱉,有的人可以縱橫八萬裏,有的人可以雄論五千年,有的人可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有的人可有千古一舉、萬世流芳……然而,絕大多數還是默默無聞的凡人在做凡事。但如果每個凡人都能把手中的凡事做好,就會使每條時光隧道凝集了時代的光華,積澱為托起社會發展的底蘊。

要做好自己手中的凡事即職業,就必須矢誌不渝地努力。尼采有一句經典: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也許我們手中的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再普通的事,也蘊含了社會責任;再平凡的事,也有著天地良心。做什麼職業,可能不由我們選擇,但是做得好不好,卻在於我們自己。事在手中,責在心上;追求完美,精於其細;吸納眾長,多善其身;善於始而慎於終,求其近而追其遠。那麼,雖為苞米花,也作牡丹開。那麼,時光老人在你臉上雕刻深紋時,會有從心底綻開滿意的笑容。

每一天都是聞雞起舞的時光,不然,就褻瀆了生命。

知識人生

看到一則故事,頗為感慨。說的是某地舉辦放生活動。一對年輕夫婦要把一隻龜放生入湖。然而。當他們興致勃勃地把龜放入湖中後,不一會兒,這隻龜便拚命爬上岸來,他們連忙把龜又推入湖中,但很快這隻龜又掙紮著回到岸上,他們又忙不迭地把龜放入湖中。如是者三,這隻龜最終被淹死了。這對夫婦傷心且納悶:怎麼放生成了要命呢?後來請教一位專家,專家看後告訴他們,此乃旱龜,在水中無法生存。這對夫婦好心辦了一件壞事。概言之,這對夫婦所辦的這件事就壞在一是行為盲目,主觀臆斷為,凡是龜都是兩棲的;二是執意孤行,當龜三番五次地掙紮上岸時,他們沒有多想一下其中原因,使結果適得其反。究其原由,是知識缺乏。

知識是成功之道。陳毅同誌曾說過,我們是最大的動機和目的統一論者。而鏈接動機和目的通道必定要以知識為基。

世間萬物是豐富多彩的,而每一種色彩的形成都不可能靠單一元素來形成。如果不對客觀事物進行存在的成因分析、過程的演進把握、牽動的聯係掌控,就很難有得當的方法到達成功的彼岸。認識上的簡單化,會使自己的思想縮小為一顆子彈,既射穿自己,也傷害別人。

在現實中,我們也常會碰到類似情況,較為引人注目的是“三拍先生”。拍腦門做決定,是心血來潮,腦子一熱便豪情萬丈,且一門心思認定自己是正確的。在這樣的前提下,當然就敢拍胸脯辦事,可幹著幹著就會發現問題不斷,乃至最後如身陷泥潭,隻好拍屁股走人。且內心也很糾結:事情怎麼會是這樣的呢?起始自己的初衷完全不是這樣的呀?但糾結歸糾結,遇到下一件事情,又要情不自禁地當起“三拍先生”來。這其中也有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原因:知識底蘊不足,所恃者,唯經驗與習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