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糧食危機解決(1 / 3)

信陽王趙衡,在龍騰國素有賢名,在當今皇帝登基前曾為龍騰國征西將軍,在皇帝登基後主動辭退一切職務,在宛城當起了逍遙王爺,他這一手不但博得了群臣的好感,皇帝更是對他更是關照有加。

信陽王年方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因此在他的內宅,大大小小的老婆不下七房,但都和睦相處,並沒有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情發生。

“不知劉大人來我府上所為何事?”趙衡讓管家給劉經緯重新上了一碗茶,開口問道。

“王爺明鑒,草民此次前來乃是奉皇命督察賑災一事。”對於軍人,劉經緯知道不能玩文人那套虛的,所以直接開口道。

對於劉經緯自稱草民,趙衡也是暗自點點頭,看來這劉經緯還是能擺請自己的位置的,加上他剛來宛城所做的那些事情,這信陽王也是很讚賞。

“劉大人自去賑災便是,我趙衡是不管政事的,過多插手怕是不便。”那信陽王笑著對劉經緯說道。

劉經緯聞言微微一笑,他知道這信陽王處事謹慎,身在他這個位子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可以說是如履薄冰也不為過。

“此次草民前來不為政事,實為王爺的家事而來。”劉經緯道。

“哦?家事?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說來。”趙衡聽完開口大笑,對這劉經緯的說辭很是感興趣。

“王爺,此次賑災,朝廷撥下的賑災款項經估算,尚短了五日之糧,草民鬥膽,前來王府求助。”劉經緯很聰明,並有沒有提王府那三成賑災糧食的問題,來之前他已經打聽過了,這趙衡在去年的時候曾經確實將自家糧莊的糧食借給過官府。

當時經手的就是被劉經緯殺掉的東萊郡守郝仁義,由於是官方借糧,這信陽王也沒過多盤問,他也不擔心這東萊郡守不還, 所以就直接撥了出去,所以劉經緯過來,腰板也硬不起來,隻能智取了。

“嗯,賑災乃公事,但你所說私事乃是?”這信陽王一下沒轉過彎來,朝劉經緯問道。

“王爺,且附耳過來,我與你仔細說明。”

約莫一個時辰過後,劉經緯抱著寶劍走出了王府,而王府內,信陽王趙衡則滿麵紅光的找來了王府西席去書房議事。

宛城縣令康有為這兩天忙的可算是腳不沾地,因為手中有把柄握在劉經緯手上,雖然劉經緯說保他一命,但有句話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要想減輕刑法,還得用心辦事才是。

根據劉經緯的吩咐,為了解決災民圍城的事宜,他將宛城囤積的大部分糧食都讓汝縣和廬州的主簿帶走了,讓兩縣主簿帶著各自縣城的災民直接返鄉,接下來讓兩縣按照朝廷下達的救災八法去實施。

兩縣主簿帶著陳平派給各自的以前兵丁一大早就返鄉了,可這宛城縣令卻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直接站在衙門口,等著劉經緯去王府借糧。

遠遠的,看到劉經緯朝著衙門口走來,這康有道立馬迎了上去。

“劉大人,你,你就一個人回來的?”康有道看看劉經緯,再看看劉經緯身後,似乎沒有車隊跟隨,便問道。

“然也。”劉經緯說道。

“那,糧食呢?”康有道問道。

“現在沒有”劉經緯光棍的說道。

“劉大人,您可想清楚啊,宛城的糧食現在隻能支持本縣災民兩天的用度了,剩下的十三天怎麼辦?況且你就那麼肯定朝廷能在半個月後發糧食過來?”康有道聞言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