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改革三巨頭(1 / 2)

洛都,根據龍騰的科考製度,每隔四年一次大比,大比過後次年一次小比,大比乃是全國取材,乃考中之重,以後朝廷百官多從大比中選人,而小比則側重實用。

原則上,大比小比統稱為科考,但是數百年來,人們對科舉的重視讓人們心目中養成了這麼一個界定,大比才是科考,小比就是國家招攬專門人才。

一個很現實的事情似乎印證了人們的這種猜測,大比的人若是當了縣令,那麼小比出來的人則隻會跟著縣令去當縣丞,若是兩人都競爭禮部尚書這個職位,大比的肯定比小比的有優勢。

禁城內,皇帝結束了一天的早朝之後,揮退了左右太監,獨自一人進入了書房,並下令書房周圍百米內不能讓人進入。

因為書房中有兩個人在等著他,一個是小比的負責人閔髯,一個是剛剛回洛都的劉經緯,這三人此刻聚集在這裏,是為了討論下一步的發展計劃,統籌調配手上的資源,因為從朔方回到洛都之後,皇帝終於下定決心,改革龍騰。

對於龍騰的改革,劉經緯其實早就有了一個想法,他結合了前世各朝代的改革發現,由皇帝自己發起的改革往往能夠獲得最大的進展,例如雍正,而那些自己上奏疏發起的改革往往沒有好下場,無一例外。

禦書房內,小皇帝進門,閔髯與劉經緯剛下跪下,那小皇帝卻搶先一步,扶住了二人,說道,“二位切莫如此,此處沒有外人,以後這些虛禮就不要在乎了,朕之心意,二位已經了解,還望二位能盡心盡力,為我龍騰中興出力。”

小皇帝的一番話說得又有裏子又有麵子,很是有藝術性,閔髯聽罷,頓時心中感慨無比,小皇帝經過上次的事件過後,已經開始具備明君的氣象了。

而劉經緯心裏想的就簡單了,他本來就不想跪,現在不用跪了,他還樂得如此。

待得三人坐定,話題也開始進入正題。

“侯爺,此次皇上銳意改革,但是有些事情可能有違祖製,不知侯爺可有對策。”閔髯說出了第一句話,這句話雖然在現在聽來感覺荒唐無比,但是在此時的龍騰,卻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劉經緯略一思忖,便答道,“變革是急需的,至於祖製則是一種意識形態,因此此次變革,我們不能先出台具體的改革法案,這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若是太急躁,勢必墮入萬劫不複……”

劉經緯一邊訴說,閔髯和小皇帝一邊思考,時不時的點點頭,算是回應。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待得劉經緯說完自己心中對變革一事大方向的想法之後,皇帝不由得問道,“若依照師父的看法,我等如何開始變法?第一步該如何操作?”

“第一步,爭取輿論導向,以朔方為例,再與龍騰國其他諸郡進行對比,讓天下人做出決定,讓天下人選擇變與不變,這也是一門藝術,我們變法,可以不先觸動各既得利益之人,從其他方麵入手即可。”劉經緯思路清晰,頓時解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