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逼京都(叁)(2 / 2)

蔡太師看了關勝,相貌堂堂,果然是一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的身軀,細細三柳髭須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麵如重棗,唇若塗朱,太師大喜,便關切地問到:“將軍如今多大,可有婚娶?”

關勝答道:“小將三十有二,已有家室。”

蔡太師點點頭,切回正題來說道:“將軍也看到了,梁山兵馬時不時便到城下崔戰,我汴京城池堅固,兵馬眾多,但如此圍困下去,也不是辦法,請問將軍,施何妙策以解此圍?”

關勝稟道:“久聞綠林草寇為禍朝廷,蒙蔽鄉裏百姓,如今敢在我朝都城下耀武揚威,簡直是自取其禍。現狀在來時路上,我都聽宣讚說了,如今,綠林軍占住城外有利地勢,如此強攻硬拚隻怕不是辦法。依照末將來看,乞請太尉借精兵數萬,先攻中牟城,教他首尾不能相顧。”

太師聽他這般說了,不禁大喜,站起身度步下來,與宣讚說道:“此乃圍魏救趙之計,正合吾心!”隨即喚樞密院官調撥山東、河北今日剛到的精銳軍兵一萬五千人與關勝,令郝思文為先鋒,宣讚為後應,關勝為領兵指揮使,步軍太尉段常接應糧草。犒賞三軍,次日起程。關勝帶兵意氣風發,號令眾人悄悄出了城池,取道避過綠林軍的營寨,大刀闊斧地殺奔中牟城來。

且說史進安排眾將日夜輪流攻打城池,李成哪裏敢出城對陣,索超在城頭上看的心急欲戰,箭瘡深重,又未平複,隻能幹著急,而除此之外更無一個將領敢冒頭出戰。

史進見攻不破城池,如此投鼠忌器也不是辦法,心中鬱悶不已,這夜獨自在中軍帳裏悶坐,默上燈燭,取出一卷兵書,正看之間,忽聞小校報說:“軍師來見。”

吳用到了中軍帳內,與史進道:“我等眾軍圍城多時,上午有兩路兵馬進城,但城中又不出戰,奈何?昨夜有三騎馬奔出城去,必是童貫使人去告急,城中的兵馬。如今朝廷三番五次催促,必然地方會加緊遣兵,而午後亦有一夥人進了城去,這中間必有良將。方才探馬來報,說有近一萬兵馬趁著夜色繞道而去,我他是想用圍魏救趙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後方中牟城,那裏可是屯著我等的糧草,大帥,不可不慮。我等先著軍士收拾,未可都退。”

就在這時,隻見鼓上蚤時遷這個時候進了帳裏來報說:“九王爺好不容易送出消息來了,聖上已經在昨夜被送出城外,眼下城中兵馬至少也有十萬人,眼下童貫一手遮天,拜請了關菩薩玄孫蒲東郡大刀關勝,引了一彪軍馬,飛奔中牟城去了,打算偷襲城池,來亂我等軍心。張橫、張順等兄弟在城中主張不定,請兄長早早收兵回來,且解此難!”

“城中還有十萬多兵馬,看來他們把老少抓上城頭是純屬故意限製我等手腳,今後不可再容他的援兵進城,可讓祝家三傑在城外埋伏,予以殲滅。”吳用繼續說道:“中牟城裏靠著張橫幾個是守不住,但雖然如此,也不可急還。今夜晚間,先教步兵前行,留下兩支軍馬,就飛虎峪兩邊埋伏。那汴京知道我等退軍,必然趁機追趕,若不如此,我兵先亂。”

史進點頭說道:“軍師言之極當,如此一來,倒可以引誘敵出城,一舉兩得了。”當下史進傳令,叫柳權天引一萬五千兵馬去飛虎峪左邊埋伏;豹子頭林衝引一五千軍兵去飛虎峪右邊埋伏。再叫“混世魔王”樊瑞、“飛天大聖”李袞、“八臂哪吒”項充三兄弟帶五千騎兵,護送淩振等人的炮隊,在離城之遠近排布,但見追兵過來,隨即施放風雷母子炮,火炮轟過,兩下伏兵由此一齊並進殺那追兵。

計策安頓好了,史進傳令前隊退兵,兵馬都要如雨散雲行,遇兵勿戰,慢慢退回。步軍則半夜起來,次第而行,直至次日已牌前後方才盡退。

城上索超望見綠林軍兵馬,手拖旗幟,肩擔刀斧,紛紛滾滾拔寨而起,有退兵之狀。心裏頓生疑慮,而此時,城上早有人看得仔細,歡天喜地地報與童貫知道,旁側的李成當下進言道:“太尉,想必定然是關勝等人一戰攻下中牟城,這廝們恐失巢穴,慌忙歸去救應了。此時必然綠林軍人心惶惶,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如此可以乘劫追殺,必破綠林賊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