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隨處可見的“不稱職” (4)(1 / 3)

——健康檢測沒有落實到位。違反衛生部製定的實驗室人員健康監測製度、事故報告製度等規定,對實驗室人員出現多次發熱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上報,也未采取必要的措施。其中有兩位實驗室人員發燒、一位住院兩周,竟然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報告。

每個人都隻做錯了一點點,就釀成了一場危險性巨大的事故。

這就是“環大西洋”號海輪、非典侵襲等責任事故給我們的血淋淋的教訓,向我們發出紅色警告!

這一切事故應該歸咎於誰,應該由誰承擔責任?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一旦事故發生後,總有一些人不知道反省,而是在“火速趕往現場”的同時,念念不忘給自己尋找解脫的借口、給自己尋找替罪羔羊。他們還在想怎樣回避責任。很多重特大事故都無一例外地表明,正是由於某些工作人員的失職瀆職,才導致某些監管失控、違規操作、違法犯罪。

所謂監管責任、領導責任,不單純是日常監管工作,還應該包括為事故的發生承擔責任。隻有擔負起責任,才知道責任的艱巨;隻有擔負起責任,才能聽清生命呼吸的聲音;隻有擔負起責任,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任何公司或者工廠的管理者、經營者、生產者,不論是高級領導、中級幹部,還是普通員工,都必須高度重視自己的工作,並且萬無一失地保證自己是確確實實地在全力承擔責任,而絕對不是敷衍了事。如果每個人在任“職”的同時,也能擔起“責”,堅守自己的崗位,對自己負責的工作進行複命,就一定能夠製止事故的發生。隻有這樣,我們的生產、安全才能徹底地有保證,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才能讓國家、社會、企業、家人放心。

借口若比方法多,出路會比絕路少

如今,“沒有任何借口”這句話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是,深諳這一成功法則並真正了解它準確含義的人卻寥寥無幾,也隻有這些人才能獲得應有的財富和殊榮。

不稱職的員工在任何時候都能找到“充分”的理由證明“失敗與我無關”,即使對於關係到自身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也能夠找出理由來為自己開脫。當他們以別人配合不力為借口時,其實就是在縱容自己的依賴心,當他們抱怨環境不好、機會難尋的時候,其實正在姑息自己的懦弱和懶惰。

一個又一個的借口隻會使他們的激情、熱情和信心都退縮到陰暗的角落裏,而自己的自私、怯懦、懈怠、懶惰等卻披著借口的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

祝森是公司裏的一位老員工,以前專門負責跑業務,深得上司的器重。隻是有一次,在他手裏把公司的一筆業務讓別人捷足先登搶走了,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事後,他很合情合理地解釋了失去這筆業務的原因。那是因為他的腳傷發作,比競爭對手遲到半個鍾頭。以後,每當公司要他出去聯係有點棘手的業務時,他總是以他的腳不行,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為借口推諉。

祝森的一隻腳有點輕微的跛,那是一次出差途中出了車禍引起的,留下了一點後遺症,根本不影響他的形象,也不影響他的工作。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

第一次,上司比較理解他,原諒了他。祝森好不得意,他知道這是一宗費力不討好比較難辦的業務,他慶幸自己的明智,如果沒辦好,那多丟麵子啊。

但如果有比較好攬的業務時,他又跑到上司麵前,說腳不行,要求在業務方麵有所照顧,比如就易避難、趨近避遠,如此種種,他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尋找更合理的借口上。碰到難辦的業務能推就推,好辦的差事能爭就爭。時間一長,他的業務成績直線下滑,沒有完成任務他就怪他的腳不爭氣。總之,他現在已習慣因腳的問題在公司裏可以遲到,可以早退,甚至工作餐時,他還可以喝酒,因為喝點酒可以讓他的腳舒服些。

現在的老板都是很精明的,有誰願意要這樣一個時時刻刻找借口的員工呢? 祝森被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