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執著地向著目標前進
一張憨笑臉,兩排大白牙。
這就是許三多。2007年11月7日,他那張標誌性的臉登上了“百度”首期“封麵”。許三多從《士兵突擊》走進我們的生活,一時間占據了媒體的半壁江山。
他沒有黃蓉的鬼精靈,沒有楊過的帥氣,沒有歐陽克的狡黠,更談不上黃藥師的極品。在女人眼中,他絕不是理想伴侶;在男人看來,他是扶不起的爛泥巴。其實,根本不用和主流影視形象對比,即使把他放歸生活浪潮中,他比再普通不過的人都要普通,很快就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中,無處尋覓。
他“天生一副熊樣”,外加著名的“一根筋”、“傻勁”。在“孬兵的天堂、班長的墳墓”裏,別人都在混日子,許三多卻“傻”到一個人堅持訓練、做內務、站哨崗;把班長一句無關痛癢的玩笑話當真,一個人跑去修路;作為裝甲偵察兵,竟然暈車……他拖累了班長、拖累了三班、拖累了七連。可就是這樣一個遲鈍、不識時務、腦筋不會轉彎的傻小子,從“龜兒子”變成孬兵,從孬兵變成尖子兵,從尖子兵變成特種兵,連升三級。
是什麼促成許三多完成軍旅三級跳的呢?
答案就是他始終恪守著的職業精神——“不拋棄,不放棄”,執著地向著目標前進。
在紅三連五班,許三多有了除許三呆子之外的別名:許木木。麵對四個“混日子”的、除了身上的軍裝與老百姓沒有任何區別的老兵油子,許三多依然堅持自己的軍人本色,他的種種行為激怒了那幾個仍在自哀自憐和用玩世不恭來發泄著苦悶的五班人,他們排擠、冷嘲熱諷甚至恨不得讓礙眼的許木木消失,無奈之下,班長給許三多下達了一個命令——修路。這條路曾經動用一個排也沒有完成,班長想讓他知難而退,不要再做那條“逆著跑圈的狗”。但是,許三多“頂住了來自他人的非議和冷嘲熱諷”,堅持不懈地執行著班長的命令,不但修成了路,還在路旁種上了花草,讓另外四個人汗顏,並開始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
修路是班長的命令,是許三多的目標,他把軍旅生涯的希望和生活的意義都寄托在這條路上,他堅持著,他成功了,這條路真的成為他走出草原五班、走進鋼七連、進入老A的起始點。
“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兵”,這句話印證了許三多的成長曆程,更揭示了每一位職場人士的成長過程。在這其中,有初入職場時的茫然,有成長期的挫折,有成熟期的成長瓶頸,逃避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隻有像許三多那樣,一步一步地、執著地向著目標前進,才能成為優秀的職業人。
成功在於堅持,堅持是勝利的必由之路。任何成績的取得、事業的成功,都源於人們不懈的努力和執著的探索追求;淺嚐輒止、一曝十寒、朝三暮四、心猿意馬,隻能望著成功的彼岸慨歎,隻能收獲兩手空空。勝者的生存方式就在於能夠把一件事做下去,積跬步以至千裏,彙小流以成江海。
當你失去信心、喪失希望的時候,告訴自己:“執著地朝著目標前進!”執著,就是給自己成功的機會。馬雲正是依靠自己的堅持和執著成就了他的阿裏巴巴。
1999年,馬雲創辦了阿裏巴巴公司,2000年隨著網絡經濟的破滅,互聯網企業陷入了低穀,人心浮躁,人員流失。阿裏巴巴在美國的辦事處和國內一些地區的辦事機構也相繼關閉。
人們不清楚互聯網能走多遠,分不清馬雲的想法是天真還是狂話。到了最冷的冬天,大家都覺得這個公司不可能走下去了。馬雲承受著來自內外的巨大壓力。
這是一段最困難的時期,現實的浮躁、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員工的不理解,馬雲陷入低穀。一次會議之後,馬雲在長安街上黯然地走了15分鍾。最後,馬雲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如果所有的網絡公司都要死的話,我們希望我們是最後一個死的。”
就在馬雲最困難、快堅持不住的時候,軟銀總裁孫正義向馬雲伸出了援助之手。當時,孫正義到上海來參加投資人大會,馬雲是最後一個發言,他隻說了兩句話就下來了:“一年前你為我融資的時候,我講的是這個夢想,今天我還是這個夢想,唯一的區別是我往前走了兩步。”孫正義對馬雲的話特別感動,當即就說:“我支持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