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借口、推卸責任,可以說是推諉扯皮最常用的方法。找借口的人,自以為很聰明,認為這樣就能把責任推卸掉。其實,即使那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也無法掩藏一個人責任感的喪失。因為借口的本質是把問題因素歸咎到外部環境和外部條件,而不是主動從自身找原因。總把借口掛在嘴上的人,自己寬恕了自己,變得心安理得。他們甚至認為別人不會識破自己,其實他已經失去了老板和同事的信任。
推諉扯皮的人也永遠不會有獲得重用的機會。試想,一個人總想著把問題推給別人,他自己的工作能力怎會得到提升呢?一個人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在工作實踐中獲得的,也就是靠不斷解決問題而積累起豐富的經驗,而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人,又怎能擔當起重任呢?
有一個著名的企業家說:“一個稱職的員工必須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必須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意誌力和責任感,著手行動,處理這些問題,讓自己真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鐵路公司做電報員。有一天正好他值班,突然收到一封緊急電報,原來在附近的鐵路上,有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出了軌道,要求上司通知所有要通過這條鐵路的火車改變線路或者暫停運行,以免發生撞車事故。
因為是星期天,一連打了好幾個電話,卡內基也找不到主管上司,眼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而正有一趟列車駛向出事地點。此時,卡內基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冒充上司給所有要經過這裏的列車司機發出命令,讓他們立即改變軌道。按照當時鐵路公司的規定,電報員擅自冒用上級名義發報,唯一的處分就是立即開除。卡內基十分清楚這項規定,於是在發完命令後,就寫了一封辭職信,放在上司的辦公桌上。
第二天,卡內基沒有去上班,卻接到了上司的電話。來到上司的辦公室後,這位向來以嚴厲著稱的上司當著卡內基的麵將辭職信撕碎,微笑著對卡內基說:“由於我要調到公司的其他部門工作,我們已經決定由你來擔任這裏的負責人。不是因為其他任何原因,隻是因為你在正確的時機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一個人在接受任務後,就必須對任務負責,不遺餘力地去完成。在執行的過程中,不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都應該千方百計地去解決。也許你能力不夠,也許你經驗欠缺,但你不要放棄,要抓緊時間有針對性地學習,比如查閱大量的資料,大補專業知識,在短時間內提升工作能力,也可以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如果出現失誤,要誠懇地承認錯誤,認真思考怎樣去彌補過失,而不是圖謀怎樣推卸責任。總之,一旦接受了任務,就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執行、去完成。
步出責任的兩個極端,隻承擔適當的責任
在工作中對於責任,我們往往容易走這樣兩個極端,要麼是不負責任,要麼就是負不該負的責任。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很多人的想法,認為責任是那些有權人的事兒,自己一個普通員工,隻要安安穩穩地做事就好了,出了錯,自然有領導來承擔責任。這是一種極端。
還有一種極端,就是“負不該負的責任”。這是對員工責任的一種錯誤認識,一名優秀的員工應當清楚自己要為什麼負責,在適當的時候承擔起適當的責任,而不是事事都要去負責。對於這一種人我們常常無法指責他們,因為他們似乎隨時都有飽滿的熱情,並積極地投入工作中。然而,他們顯然沒有認清自己的工作職責,也沒有領會整個企業各環節之間的崗位職責分配。他們在不恰當的時候承擔了不恰當的職責,結果並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進行,工作被他們弄得一團糟。
一次,老板派李先生去聯係廣告公司,給公司重新製作一則廣告。李先生是公司的談判高手,自然在廣告費用問題上能幫助公司省一筆錢。但當李先生找到一家距離公司最近的廣告公司時,卻遇上一個新手。這個新手就是該廣告公司的一名業務員,名字叫翁維。他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問李先生公司需要製作什麼風格、什麼價位、適合什麼消費人群的廣告,而是和他先神侃了一番。
他先問李先生公司的發展情況怎麼樣,在公司擔任什麼職位,有沒有前途……半小時後,李先生急了,就不客氣地說:“我是來談廣告製作的事情,跟這些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