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工作是成長的機會,勇於向高難度的任務挑戰 (2)(1 / 3)

在工作中,稱職的員工能夠像牛頓一樣保持職業敏感性,將自己的思維從“Know How”轉換到“Know Why”,從知道“怎麼樣”到知道“為什麼”。他們隨時從不尋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並能夠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繼而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

1976年12月的一個寒冷的早晨,三菱電機公司的工程師吉野先生兩歲的女兒將報紙上的廣告單卷成了一個紙卷,像吹喇叭似的吹了起來。然後她說:“爸爸,我覺得有點暖呼呼的啊。”孩子的感覺是喘氣時的熱能透過紙而被傳導到手上。正苦於思索如何解決通風電扇節能問題的吉野先生突然受到了啟發:將紙的兩麵通進空氣,使其達到熱交換。他以此為原型,用紙製作了模型,用吹風機在一側麵吹冷風,在另一側麵吹進暖風,通過一張紙就能使冷風變成暖風,而暖風卻變成了冷風。此熱交換裝置僅僅是將糊窗子用的窗戶紙折疊成像折皺保護罩那樣一種形狀的東西,然後將它安裝在通風電扇上。室內的空氣通過折皺保護罩的內部而向外排出,室外的空氣則通過折皺保護罩的外側而進入保護罩內。通過中間夾著的一張紙,使內、外兩方麵的空氣相互接觸,使其產生熱傳導的作用。如果室內是被冷氣設備冷卻了的空氣,從室外進來的空氣就能加以冷卻,比如室溫26℃,室外溫32℃,待室外空氣降到27.5℃之後,再使其進入室內。如果室內是暖氣,就將室外空氣加熱後才進入室內,比如室外0℃,室內20℃,則室外寒風加熱到15℃以後再入室。這樣,就可節約冷、熱氣設備的能源。

三菱電機公司把這一裝置稱作“無損耗”的商品,並在市場出售。使用此裝置,每當換氣之際,其損失的能源可回收2/3。

有句話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將這句話運用到問題的解決上,也同樣適用。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首要前提,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你發現不了,又何談解決之道呢?隻有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才能認識到問題症結之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尋找應對之策,將問題“扼殺”掉。

通用汽車公司黑海汽車製造廠總裁,曾收到過一封客戶對汽車的抱怨信。信的內容十分荒誕:這位客戶一向有晚餐後吃冰淇淋的習慣。最近他買了一輛新的黑海牌車,結果去商店買冰淇淋時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每次買完香草冰淇淋回家,汽車就發動不了,而買其他種類的冰淇淋,則沒有任何問題。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位總裁雖然對信的內容表示懷疑,但還是派了一個工程師去查看。結果工程師連續試驗幾天之後,發現客戶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

難道是車子對香草冰淇淋過敏嗎?工程師當然不相信,於是加倍工作,從多方麵探究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神秘關係”。他每次都將各種數據記錄下來,像日期、所用的汽油類型、汽車往返的時間等。

幾天後,他終於找到了突破點:車主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買其他冰淇淋花的時間要短。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香草冰淇淋很受歡迎,因此被擺在貨架最前麵,很容易拿到,而其他冰淇淋都擺在貨架後麵分格裏,售貨員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找。工程師找到了問題的症結:車子停的時間太短,所以發動不了。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汽鎖問題:當車主買完香草冰淇淋時,汽車引擎還很熱,新產生的汽鎖耗散不掉,因而汽車發動不了。而買其他冰淇淋所需時間長,可使汽車充分地冷卻以便發動。

通用汽車公司黑海分公司十分重視這一情況,不僅將這一輛車修好了,而且對其他類型的車進行了改善。這一解決“香草冰淇淋導致汽車發動不了”的傳奇事件,成為通用公司享譽市場的一大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