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工作是成長的機會,勇於向高難度的任務挑戰 (3)(1 / 2)

這七問概括得比較全麵,實際把要做的事情、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包括進去了。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對5w2H法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是指導我們工作的“好老師”。他曾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我有幾位好朋友,曾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其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記住,稱職的員工就要做“問題獵手”,必須認準目標,尋其要害,做到箭無虛發,一矢破的。

適者生存,為你的工作添一點“狼性”

在“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狼族的競爭意識尤其強烈。狼不但要麵對與不同動物種類之間的競爭,而且還要麵對在狼群之間存在著的激烈競爭。一般在同一區域的所有狼群中,會有一個狼王,它具有統領這個區域所有狼群的權力。當需要集體圍獵時,狼王就會用號叫召集所有的狼。狼群成員都要無條件地接受它的統一部署。當然,這個狼王的位置也是各個狼群的首領們經過競爭決定的。

在狼群內部,頭狼的位置並不是誰都可以得到的,也不是按照年齡或者輩分去安排的。每個公狼都有競爭這個位置的資格,隻有狼群中的最強者能得到這個位置。當一個狼群的後代們逐漸長大時,它們就會覬覦首領的位置。即使狼群的首領是它們的父親,它們也毫不心虛,因為狼群就是一個能者為王的世界。同時,在兄弟之間也會展開激烈的競爭。最後,最強大的公狼成為這個狼群的首領,而其他的公狼要麼臣服於它,要麼帶領一部分狼自立門戶,要麼到處流浪,成為孤獨之狼,或者加入其他狼群。當狼群確立了新的首領之後,所有的狼都要接受它的領導。作為頭狼,它具有絕對的權威。嚴格的等級秩序確保了狼群的生存。

在狼群之間還存在著另外一種競爭,那就是對領地的爭奪。由於自然界食物的有限,狼群之間經常會為了爭奪領地而大動幹戈。每個狼群都有自己的領地,它們用尿和氣味來劃分領地,但有的狼群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侵犯其他狼群的領地。這種侵犯類似於人類的一個國家入侵另外一個國家,這當然是領地被侵犯的狼群所不能容忍的。於是,兩個狼群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展開一場爭奪領地的戰爭,勝利的一方就是這片領地的主人,而失敗的狼群則沒有在這片領地上捕食的資格。

回顧狼群之間的“殘酷”遊戲,我們會發現,其實“競爭”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有球類、遊泳、拳擊、田徑、棋類等多種多樣的體育比賽;有音樂、詩歌、戲劇、影視、書法、繪畫等文藝比賽;有學習競賽、演講比賽、勞動比賽等。有組織的比賽已數不勝數,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暗下決心要趕超他人的無形競爭更是到處都存在著。

可以說,競爭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最大力量。它基本的作用就在於激勵人們努力奮鬥,促進個人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進步。一個缺乏競爭意識的人,注定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有一次,某公司招聘一名經理,有許多人前去應聘,老總一眼就從應聘者中看中了一位小夥子。麵試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應聘者走進了應聘辦公室,可是那個小夥子卻一直沒有露麵。這位老總感到很奇怪,於是就讓他的秘書去了解一下情況。秘書回來報告說,那位小夥子遇到了同時來應聘的一些朋友和親戚,於是就讓他們先進來麵試了。老總的眼光的確不錯,那位小夥子果然顯示出了高於其他應聘者的能力,但最終這位老總卻沒有錄用他。

在競爭中,缺乏競爭性的人即便擁有超出其他人的才幹,也是不足以取勝的。既然能把應聘的優先權讓給別人,把重要的商機讓給競爭對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競爭性正在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之一。沒有競爭意識的人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因而,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

在華為,新員工進入企業之前,先要進行半年的軍事化培訓。在培訓期間,不斷淘汰掉不能適應的人,還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種考核。5%的淘汰率,讓華為對員工戰鬥精神的塑造不僅體現在形式上,更體現在行動上。一個培訓班的二三十人中,最後一名無論考試成績多好,都要被淘汰。IT行業是技術性很強、競爭很殘酷的行業,所以華為從一開始就注意培養員工的競爭意識和戰鬥精神,讓員工切身體會到,除了來自外界的競爭和危機外,公司內部同樣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這種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一直貫穿在華為員工的整個人生曆程中。

可以說,競爭是推動個人、團隊、企業和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員工,就要具有狼群的那種戰鬥性格。謙讓、退縮、息事寧人並不應該成為現代員工的生存哲學。客觀地講,由於教育的普及,我們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如果不在公司或企業中表現出自己的價值,那麼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個員工就有可能被裁掉。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員工生存的最大武器就是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