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時期醫改、工改、醫保政策與醫院財務管理的思考(2 / 2)

(二)醫療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民營醫院、合資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私人診所等不斷出現,多元辦醫格局的形成隻是時間長短問題,醫療市場的競爭態勢將會趨於激烈。而且,現在那種拚設備、多開藥、多檢查的做法不僅不能給醫院帶來實際效益,還會越來越失去市場、失去人心。醫院之間另一種內容和形式的競爭,即安全、便捷、療效、價廉的深層次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三)以藥養醫的局麵徹底改變

基本藥物實行公開招標采購,統一配送,減少中間環節,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費等這一係列改革措施的落實,將徹底改變以往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局麵,醫院隻能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此外,政府補償政策將落實。今後政府資金投入主要用於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扶持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補貼政策性虧損等,對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形成規範合理的政府投入機製。

四、醫院財務管理策略

(一)主動適應醫保製度改革要求,重視醫療保險管理

醫院應主動適應醫改後全民醫保及多元辦醫格局,重視和加強醫療保險管理。隨著醫保製度的完善,醫院收入中醫保資金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參保病人在辦理出院結算後,醫保結算款成為醫院應收賬款的主要來源,醫保結算款的返還及時與否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現金流量。醫院一方麵要針對各種醫保體係的結算方式、時間、程序,加強內部人員培訓,力求醫保資金結算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要建立相應的獎懲考核機製,加大相關部門人員的考核力度,將考核結果與當月績效掛鉤,充分發揮相關部門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及時收回醫院在醫保中墊付的流動資金。

(二)加強成本核算,調整績效考核機製

建立健全成本定額管理等多種管理製度,實行全員管理和全過程成本控製,努力控製醫療成本,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逐步擴大單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和按人頭付費的範圍,積極探討臨床路徑及相關診斷組的付費機製。加強績效考核,突出醫療質量、服務態度和職業道德,貫徹社會效率第一的原則,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效率優先,兼顧公開。向臨床一線傾斜,向業績優、貢獻大、高風險的崗位傾斜,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崗位責任追究和獎罰製度,客觀公正評價員工的工作業績。不斷加深員工的質量、服務、效益、成本意識,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一種把薪酬分配與公益性服務績效緊密聯係的新的激勵約束機製,提升醫院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建立健全內部控製製度

新醫改下,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控製製度,通過製度化、體係化來填補業務程序漏洞,確保經營管理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及時、完整、準確、合法反映,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有效規避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保證醫院的經營活動正常進行,財務目標得到有效實現。

(四)完善醫院全麵預算管理

醫院要嚴格預算編製,本著收支平衡、量力而行和盡力而為相結合、勤儉辦事的原則,從醫療、藥品、行政、後勤等方麵建立全麵、完善的預算管理。要全麵、科學、合理預測影響醫院醫療收支的各項因素,精心編製年度預算,全麵反映醫院財務狀況,統籌安排各項資金,突出重大專項資金計劃,確保醫院年度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引進全麵預算管理係統,實現醫院預算管理信息化,實現醫院全麵、科學、精細化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使醫院管理得到持續的改進,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