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核算(1 / 2)

淺談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核算

財會研究

作者:張麗

摘要: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僅是事業單位的重要經濟資源,更是開展業務活動、完成科研工作的基本條件,最重要的是,它還是事業單位進行深化改革、實現經濟與科技相結合的物質基礎。因此,加強事業單位資產的核算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固定資產在事業單位的核算和管理方麵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探討了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固定資產 事業單位 核算 管理

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完成各個工作項目以及正常運轉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隨著我國預算管理機製的逐漸深化以及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完善,收付實現製已經不能充分、真實的披露和反映會計信息,固定資產也不能更好的進行管理,當然,也就不適應我國目前預算管理體製的改革。

一、 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對固定資產的價值定義偏低,影響固定資產在單位的管理與核算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在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的同時,也給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帶來了一係列的問題。如,移動儲存器、電話機等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很快,一兩年之後許多功能都不能適應發展需求;又如,熱水器、辦公桌椅等簡易的辦公設備都被納入固定資產的管理範圍之內,與其他一些價值偏高的設備相比,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標準尤顯得過低。這就導致了固定資產的核算範圍過於寬泛,不利於管理,而且還會帶來如統計不夠準確等很多問題。

(二)沒有設置固定基金的必要性

事業單位為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設置了固定基金和固定資產兩個會計科目。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兩個科目的賬上額度,在理論上本該是一致的,但是,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的融資租賃時,固定基金的賬上數額也隨著付款額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固定資產的賬上額度與固定基金的賬上額度就不一致了,這樣一來,固定基金既沒能將固定資產的原有價值如實進行反映,也沒能使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得到真實反映。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完全沒有設置必要。

(三)有關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折舊的缺陷

1、不符合配比原則

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的購置時,往往一次計入支出類科目,使當期的成本虛增、結餘降低;反之,事業單位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計提,但是,固定資產每月仍然發生了損耗,而這損耗又沒有通過支出類或是成本類科目計入,從而使相應的支出有所降低,結餘虛增。如此核算方法完全不能使會計核算中的配比性原則得到真正體現。

2、不符合會計核算中的真實性原則

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是根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長短,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對它在使用過程中的損耗進行合理分攤。事業單位並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它購買固定資產也不是為了獲取利益,但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過程中,依然會發生相應的損耗,而資產的價值發生減值也是必然的。按照配比性原則,該損耗應該合理的分攤到每年、每月的支出中,但是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那麼,固定資產的減值就不能得到如實反映,導致事業單位相關會計報表的信息不真實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