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社會保障財務會計核算體係構建的探討(1 / 2)

我國社會保障財務會計核算體係構建的探討

財會研究

作者:吳瓊

摘要:近年來,國內的社會保障體係轉型獲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以及社會補助等各種社會公民基本保障權利已有了基本框架。中國的社會保障體係起步相對比較緩慢,而且在發展初期還受到了來自計劃經濟的幹擾,間接影響了國內的社保中的會計審核原則、會計工作條例、社會基金設置等層麵的發展遲緩,這也客觀的要求著我們必須將完善國家社保中會計審核體係落到實處。

關鍵詞:社會保障 會計核算 會計體係

社會保障體係的會計審核工作具體體現為,各機構按照會計核算原則和與之匹配的審核算條例去完成會計核算工作。而且社保會計核算是以國家明確統一的審核標準為導向的,設置相應的社保征繳部門與社保財務審核部門,將各機構的核算工作權限界定清楚,把征繳費用到實際資金的開銷與儲存都能夠相輔相成,統一進行會計核算。

一、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社會保險基金核算製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一)會計核算內容不夠規範

會計報表混亂,缺乏統一性。如今會計審核工作中的報表可謂眼花繚亂,由於這些報表是根據不同機構的實際所需而特別選擇的,報表中所喲的指標都與實際標準不符,這就導致了會計報表無法全麵了解根據企業、部門、機構劃分的不同指定標準,而且也不能完整體現出社保體係中客觀數據。

會計科目設置不完整。養老、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管理好壞直接影響改革的進展,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設立專門的科目對其進行核算,其他科目設製也不完整,難以滿足社會保障會計核算的需要。

(二)會計管理的基礎工作亟待完善

因為在實際的會計審核工作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客觀原因,直接影響了會計核算在對社保基金的收繳、儲存、支出過程裏發揮應有的作用,特別是記賬方式缺乏統一性,加上欠缺一個可以完全匹配的會計監管體係與宏觀調控的規章製度。由於社保體係轉型的加快,必須得把社保基金會計審核工作劃分到政府的財務體係中來,而且還有抓好征繳與支出之間的平衡關係,將會計審核模式全麵規範化。

(三)會計應有的職能沒有發揮出來

現階段會計在社會保障基金運營過程中隻是起到體現社會保障基金運行情況的作用,沒有起到最重要的監督的作用。

二、如何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會計核算製度

(一)社會保障的會計分類及所屬範疇

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待遇、社會安撫、社會補助是國內社保體係中核心所在,然而社會保險一直是社保體係中重中之重,國內遊相當一部分的社保體製轉型就會根據社會保險而特別設置的。因此,會計核算工作也會隨著社保體係中目標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性質的會計審核。像是社保會計審核就是專門針對社會保險資金而產生的,社會救助會計審核是特別為社會救助資金而成立的,而社會福利會計審核也是為了社會福利待遇而專門設置的:正是因為產生了這樣一一對應的會計審核方式,才明確的體現出國內的會計核算模式已頗有成效。因為社保體係的自身原因,社會保險會計審核工作是整個社保體係中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並且社會保險的款項來源極其豐富,其中企業與個人占有很高的比重,其次就是社保部門在實際操作中做產生額外營收,所以社會保險的會計審核工作是無法起到預算作用的。通過前麵的分析研究,必須得給社保體係中的會計審核工作尋找一條全新的身份,如果無法當起到在企業與個人的會計核算工作中無法發揮預算作用的話,那麼可以將社會保險會計核算當做完全獨立的審核方式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