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也不同於作為心理障礙的情感淡漠。前者屬於一般心理問題,是情感反應的自我抑製;後者屬於心理障礙,是情感反應和內心體驗的缺乏,對引起正常人極大悲傷或愉快的事,如生死離別、久別重逢等也無動於衷、漠不關心。情感淡漠通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和腦器質性癡呆病人的主要症狀。
矯治冷漠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1)要熱愛生活。雖然生活中會出現假、惡、醜的現象,但真、善、美永遠都是生活的主色彩。因此,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能因過去的挫折或不良遭遇而喪失信心或心灰意冷。與之相反,一定要熱情麵對人生,主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2)要主動進行情感交流。親情、友情、愛情隻有通過感情交流才能獲得。“將欲得之,必先予之”,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熱情,就得對別人熱情;要得到別人的關心,就得關心別人。隻有積極地與人進行感情交流,情感才會不斷融洽,才能使冷漠的心態逐漸消解。
19.控製自己的狂熱情緒
狂熱,是指對某一事物表現出盲目的、過度熱衷的、不合情理的熱情,是一種失去理智的情緒缺陷。
狂熱通常表現為:狂熱愛好,如對網絡遊戲沉湎過度;狂熱愛慕,如對偶像的癡迷追崇;狂熱盲信,如對明星或宗教的盲目崇拜和相信;狂熱行為,如對戀人、財富等所追求的目標產生過火的舉動等。
狂熱一般在迷戀、傾慕、感染或衝動的情景中發生。例如,狂熱沉湎於網絡遊戲中,往往是過度迷戀而難以自拔的結果;狂熱愛慕偶像是由於過度傾慕而難以自製;盲目崇拜明星是受明星品格、氣質以及眾人愛戴感染的結果;狂熱行動往往是在不聽勸告、不計後果的衝動情況下發生。由此可見,隻有在外界刺激的情景下,狂熱性才會發作,個人才會表現出極度熱烈、難以使人理解和接受的狂熱情緒。
狂熱與熱情不同。熱情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狀態。狂熱則是一種失調的或失衡的情緒缺陷。熱情穩定持久、對象廣泛,是一種深厚、合乎情理的情感,通常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是正確行動的巨大動力。狂熱則相對短暫易變、範圍狹窄,而且往往淺顯、違反常規,很少有理智成分。無論狂熱指向何種對象,其結果往往都會給個人或社會造成損失。
狂熱也不同於衝動。衝動也缺乏理智而且帶有盲目性,行為也不顧及後果,但衝動的發生極為短暫,事後有後悔感和內疚感。而狂熱則比衝動維持時間長,並且伴有錯誤認知,狂熱過後一般隻感到幼稚和無聊。
矯正狂熱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1)要把熱情指向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的對象上,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具有社會價值的活動上,如學習、工作、人際交往或社會公益事業上等。個體隻有這樣才能理智地影響自己的行為。
(2)凡事都應該事先考慮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是否有價值。不能盲從輕信,也不能對某項活動過分偏愛而失去清醒認識,從而導致自己的舉止失控。
(3)正常的熱情是必不可少的,但要適當控製熱情的“度”,避免過熱情緒導致自己走向狂熱。
20.醫治自己的狹隘心理
狹隘,是指心胸狹窄、氣量狹小的人格表現缺陷。
狹隘常常表現為不能容忍不利於自己的議論和批評,更不能受到絲毫的委屈和無意的傷害,否則就會斤斤計較、耿耿於懷。狹隘也常常表現為吝嗇小氣,吃不得虧,否則便會心理不平衡,就會想方設法彌補“受損”的利益。狹隘通常在牽涉到自尊心和利益得失的人際關係交往中,表現比較明顯。或者是受到了輕視和蔑視,或者是受到了奚落和捉弄,或者是受到了誤解和委屈,或者是受到了嘲笑和譏諷,或者是在名譽上受到了打擊,或者是在利益上遭到了損失……無論這些情境的發生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甚至是善意的;也無論是必然的、合理的、可以理解的,還是偶然的、純屬開玩笑的,狹隘者狹隘的心胸、狹小的氣量都會隨時隨地顯露出來,使人感到難以與其相處。但是當這些情境不出現時,表現則如常人。盡管有時也會給人一種離群索居、自我封閉的感覺,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其人際關係仍顯得自如、活躍、積極,以至於若不深交,很難發現其狹隘的人格表現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