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慍說:“誠如主公所想,那田柯百般刁難,就是不肯投降,還聲稱要殺了臣下。我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我家主公沒有派軍士將招降信射到山上,而命我不懼生死親自上山招降,就是為將軍也!我家主公聽聞將軍之名、愛慕將軍之才,卻不想大王是這等人物!哼,大王久在江湖,也知道信義二字。大王若不肯降,可與城下交兵。破城之日,斬我君臣,以示天下!薑慍死而無憾!若是大王不敢,但可此時殺了我,隻是髒了我的身子。今日被你這等無信無義之輩所殺,他日被人白白恥笑!那田柯因此,放我回來,命我帶信與主公:他下月初五,親率一萬親兵,三打於陵城,定要擒我主仆二人,生殺於聚義堂前,祭他寨中兄弟!”

“下月初五?”李牧心中大罵:這個混蛋選得好日子!

薑慍問:“主公可有難處?”

李牧說:“繼明有所不知,每月上旬到中旬,神賜者都有一個戰神大賽!本公當響應戰神的號召,參加戰神大賽!唉,隻怕到時候,本公分身乏術!嗬嗬,那個田柯,上次急急的就派了吳爽前來攻打,如何這次要等下個月才來?”

薑慍說:“這卻不知道!”

李牧說:“好了,繼明此行辛苦,不畏生死,順利歸來,當記大功一次!”

薑慍說:“不足為功,實為笑柄!”

李牧說:“哈哈,此中艱難,我心中明白!去了,將我的意思告訴了田柯,而又全身歸來,就是全功!非繼明,不可全功啊!”

李牧命薑慍發表檄文,聲稱要誓死守護於陵城,將與下月初五,三守於陵城,與媯山賊寇柯王寨田柯一決高下!

檄文發往本州各地,驚動了各地英雄。

公元一八四年,注定是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年!

公元一八四年二月,張角因為叛徒唐周出賣,被迫提前起義,史稱黃巾起義。

二月還未來到,新年剛過,李牧的熱血就已經沸騰!

一月二號,上午,有濟南國土鼓人樂平、字子安前來投效,又有樂安國壽縣人王芳、樂安國博昌人田波前來投效。李牧大喜,敬為上賓。下午有泰山博縣人潘鳳、字無雙率十餘人前來投效。李牧知道此潘鳳就是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冀州刺史韓馥的部下上將潘風,現在不過年僅十九歲,還未出任。李牧白得了一個一流巔峰的武將,欣喜萬分,敬潘鳳為上賓,拜為上將!

三號,齊國般陽功曹石萬之子石龍、石虎一起前來投效,李牧迎出公廨,拜為上賓!又有濟南人趙琦、樂安人樊琳、平原人鍾任前來投效,李牧欣喜不已,皆敬為上賓,拜為大將!

一月四號,李奇歸來,帶來族人李延、李鋒等六七人。李牧大喜,迎出城外十裏亭,李延見過李牧,拉著一人,說:“此乃鄉人韓浩,字元嗣。吾見他有威容,邀其同來。一路同行,與他較藝,竟在我眾人之上!快快,你先拜他,跑了他,我們這裏可沒有蕭何給你追元嗣!”

李牧大驚,知道此人與史渙因忠勇而聞名,都是曹操的心腹將領,被委以執掌禁軍的重責,乃是三國時期河內十傑之一。李牧忙拜說:“元嗣能來,牧之萬幸!何需蕭何月下追韓信,我今日就拜元嗣為上將,掌我私兵,管我安全、防護大事!”

韓浩笑道:“明公繆讚了!”

李牧引眾人入城,臨到城下,又見遠處一人一馬,奔馳而來。

常林見了,笑說:”必然又有勇士前來,我等不妨等上一等!”眾人都稱是。

那人馳馬,漸漸離近,眾人看他居然又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郎!隻見他手持長槍,後背一對小戟,斜挎一張大弓。

李牧搖搖頭,說:“不可能!”

常林問:“什麼不可能?”

李牧說:“聽聞東萊黃縣太史慈,字子義,今年不過十八,忠義有加,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據我所知,城內眾將,隻有子龍略勝他一籌,懷義、無雙二人勉力可與之敵!”李牧搖搖頭,說:“斷不會是他!東萊據此太遠,子義不可能來助我!”

常林笑著說:“出門之時,軍師說過,主公得道多助!如今四方義士都來相助,我們何不問問!”

常林策馬而出,迎上來人,問:“來者可是東萊太史子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