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溫情時刻(1 / 2)

跪在地上的張誌高宰相,道:“太子殿下,就算謊稱三萬實際上不到三萬,先帝屍骨未寒,先帝都不主戰,太子殿下根基尚淺啊。”潛台詞便是,連先帝在位多年,都不太喜歡打仗,身為一介太子,尚未登基就表現得好戰,未免讓天下蒼生有些擔憂以後的國君會不會是好戰之人。

百姓自然是不喜歡打仗的,一旦開始打仗,半年之內的短期還好一點,國庫要是充足,軍餉和糧草不需要額外征收,百姓們還好過一些。一旦打仗超過半年以上,國庫必然漸漸空虛,百姓要交更多的賦稅,家裏勞動力要被征去從軍,留下的都是老幼婦孺,根本無力交那麼高的稅額,最終民不聊生。

潘朗明白張宰相所言非虛,“宰相說的極是。”

趙大將軍不樂意了,“太子殿下,宰相大人,想必都忽視了一點,王氏小兒可能勾結上雲介國的人,具體情報尚未打聽清楚。但雲介國國富力強,一直對咱們西川國虎視眈眈。太子殿下對這一點應該是最清楚不過了。咱們無懼絕域國和玄武國,是因為跟這兩國皆有聯姻。但跟雲介國關係一直微妙,若是王氏小兒以利益相誘,隻怕到時候遠不止三萬大軍那麼簡單了。”

潘朗鄭重的點點頭,“趙大將軍所言非虛。”他是去雲介國當過質子的,雲介國好戰,且民富力強,但一直覬覦西川國位處物產豐饒的中原地區,想盡早將西川國吞下口中。

他忽然有些佩服先帝了,雲介國國人以強硬彪悍著稱,先帝風評不好,皆言沉溺女色,但西川國能以一個小皇子去雲介國當質子的機會,換取了西川國十多年和平發展,不可謂不是高招。

且潘朗在雲介國當質子,雖然總是被雲介國的人欺負,但從另一麵說,他從小就知道,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隻怕這是雲介國教給他最重要的一課。

張誌高宰相苦口婆心勸導:“太子殿下,趙大將軍說王氏定遠將軍可能勾結雲介國,那更加不可小覷。兵書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連敵人很多情況都不清楚,就想著去打仗,是不是急了點?”

趙大將軍從小就在軍營磨礪,最是看不慣文官們一句話說得拖泥帶水,還含沙射影,真當他是個傻子嗎?“宰相大人,你這是何意?老臣不僅虛長你幾歲,隻怕你還穿開襠褲之時,老臣就已經上陣殺敵了。你話裏話外的意思,無非是覺得鄙人是個有勇無謀好大喜功嘍?”

張誌高看著趙大將軍雖則年邁,但精神矍鑠,精氣神十足,絲毫不像上了年紀的人,若是光看麵相,可能會有人認為趙大將軍比他小幾歲呢。“趙大將軍,不才並無此意啊。”

見趙大將軍輕哼了一聲不理會他,隻得求助潘朗:“太子殿下,還望你主持公道啊。”

看著兩人互掐已有些不耐煩的潘朗,道:“兩位都是朝廷重臣,勿要為這些小事傷了和氣。本宮回去也想一想,明日朝堂之上,再作商量吧。”

兩人本以為太子會說些好話,哪知道直接推到明天了,隻能告辭後一前一後的離開。

一出禦書房,潘朗就被剪瞳姑姑請到了鳳陽宮。

皇後滿臉淚痕,見著潘朗連朝服都沒換,愈加哭的凶了,“太子啊,都怪本宮一時糊塗,引起如此禍事,本宮也無顏見人了,更沒臉麵對西川國百姓,本宮隻能以死謝罪了。”

潘朗好言安慰:“母後不要想太多了,事情都發生了,朝堂之上能人輩出,定會安然解決此事,母後無須擔心。以後別說什麼死啊死的,怪不吉利的。”

皇後用手帕將眼淚擦掉,問:“太子殿下真心不生氣嗎?”

潘朗反問:“生氣有用嗎?母後,氣壞了身子可怎麼辦呢?”

“太子真是長大了,看事情豁達了。隻是這心裏啊,總是不得勁,本想著為先帝盡盡心,哪知道惹出這麼一檔子事情。”皇後捂著胸口,似是胸口疼。

潘朗少不得又要撫慰一番:“母後,要不要宣太醫來?天要下雨這事咱阻擋不了,除了這事,就沒有任何事是沒辦法的。皇祖母回來了,母後還是多花心思在後宮事物上吧。”

連太後都搬出來了。皇後有些不高興,但臉上還是樂著,“太子提醒的對,本宮也是急糊塗了,差點忘了分內之事。”

“母後想明白就好,兒臣先回去了。”

“太子你回去吧,好好休息會。”

皇後和剪瞳姑姑看著潘朗離去後,才道:“皇後娘娘,太子殿下是極孝順的,你且安心吧。”

皇後無力一笑,“但願吧,終究不是他的親生母親,隻是太子性格好,隻怕心裏也是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