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樓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樂樂的。
那人揶揄地問:“先生,住七樓是不是也有許多好處?”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可真不少呢!舉幾個例子吧:每天上下幾次,這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幹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在生活中,平和、樂觀的心態是最重要的。任何對客觀環境的不滿和怨天尤人都是無濟於事的,隻有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去麵對人生,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蘇格拉底作為一代哲學大師,更善於辯證地看待問題。存在即合理,麵對冷酷的現實,弱小的我們或許會無能為力,但卻有掌控自己的能力,所以,坦然接受生活現實吧,積極地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不要為環境所左右。
在麵對生命的起伏不定與陰晴圓缺時,有人仍然能夠活得精彩,有人能從磨煉中汲取智慧,但有人卻在類似的經曆中受傷屈服,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差別就在於此。
一家500強之一的美國公司在選擇北京辦事處負責人時,通過一個很小的細節考察了應聘者的環境適應能力。當時,共有七名應聘者,其中隻有一位是女士。主考官故意把應聘者的位置安排在空調下,而且將其功率開得很大。結果,六位男士都無法忍受長達兩小時的麵試,隻有這位女士堅持到了最後。當麵試結束時,這位主考官說:“由於公司剛在北京成立辦事處,屬於萬事開頭難的階段,所以隻有能夠適應環境,敢於接受挑戰,並且能夠以愉快的心情去麵對壓力的人才會被我們錄用,這位女士,歡迎你加入到公司中來。”
改變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必須的,因為隻有努力改變自己,才能從容地適應環境,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戰。所謂“適者生存”,放棄抱怨而去適應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坦然地麵對急劇變化的環境,就需要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以客觀良好的態度麵對現實,冷靜地判斷事實,理性地處理問題,隨時調整,保持良好的狀態。
環境並不是我們快樂與否的決定因素,相反,我們對事情的認識和態度才真正決定了我們的心情。耶穌曾說:“天堂在你心中,當然地獄也在。”
在我們的人生中總要麵對一些事情,雖非心甘情願,卻也無可奈何。有生之年,我們勢必會有許多不愉快的經曆,這些不愉快的經曆是無法逃避的,同時我們也是無法選擇的,我們隻能接受不可避免的現實並努力做好自我調整。當我們不再與不可改變的現實抗爭時,就會有能力開創更豐富的人生。
人,貴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是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來接受任何現實的。鬆樹無法阻止大雪壓在它的身上,蚌無法阻止沙粒磨蝕它的身體,但它們可以彎曲自己,可以包裹沙子來適應這悲慘的遭遇,學會和環境化敵為友,這是一種適應性,也是一種生存的技巧,人類作為萬物的靈長又怎能屈居於這些小生物之下,正如席慕蓉所說:“請讓我們相信,每一條所走過來的路徑都有它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前途都有它不得不那樣選擇的方向。”我們也許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我們有改變自己的能力。
我們總是說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這實在是再荒謬不過了。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而是我們對這一切持什麼樣的態度。麵對人生逆境或困境時,選擇自己的態度,積極地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遠比任何事都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