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的手機始終無人接聽,唐建宇又撥了他研究室的電話,接電話的是個男學生,說杜老一會兒有課,不過時間還沒到可以打去辦公室試試看。唐建宇聞言又打到杜教授辦公室,接電話的是個成年女性,她告訴唐建宇杜教授剛剛出門去教室,“有急事麼,需不需要我去追追看?”唐建宇急忙說:“不用不用,我晚點再打他手機就是。”
對方沉默了三四秒,突然長長的“啊”了一聲,問:“你是不是唐建宇啊?”唐建宇一愣,一邊肯定對方的猜測,一邊在腦中飛速辨認這個聲音,想了一大圈還是覺得很陌生,隻好問:“不好意思,您是?”對方爽朗地笑道:“你師姐啊!上次杜老住院,你在我們後麵來的。當時我們有三個人,還記得麼?”“哦哦,師姐師姐,我想起來了!”
兩人重新寒暄了一陣之後,師姐握著聽筒說:“噯,也算是個機緣。杜老要生日了,今年正巧幾個平時離得遠的學生有時間,張羅著要給他辦一辦。今天就是來請他老人家的。也沒別人,都是跟杜老最親的,從前學數學的一幫人。你是他最喜歡的,我們的小師弟,理應一起來嘛!”唐建宇點點頭,問:“是他生日當天麼?”“不是,可能提前一周,下個月吧。你電話給我,我們保持聯係。”唐建宇依言留下了電話。
唐建宇看看手表,想著老師一節課怎麼也得將近兩小時,正好趁這段時間把自己論文的底稿拿出來又細細捋了一遍。他攻讀的是國內教育學的博士,這次論文研究的方向是:發達地區的點式分布的偏遠鄉鎮中,基礎教育的普及問題。他檢查了下自己的立論,行文邏輯等等,大概因為是自己的文章,所以怎麼也看不出會被打回的關鍵所在,隻好乖乖放下,等高人來指點。
日光漸漸弱了,唐建宇看時鍾的數字跳到五點整,他合上剛剛寫好的教案起身,準備去附近菜場看看,買點晚飯的食材,也順便充實下空空如也的冰箱。“萬一老師打過來,在街上也說不清。”他這樣想著,所以沒有帶手機,提了門口衣架上的銀灰色粗毛呢大衣就出門去了。
雖然小鎮處於整個市的偏遠地帶,但相較於周邊鄉村的農作生活,這裏的居民因為脫離了土地,生活習慣跟城裏的人已經很像了。他們白天忙於工作,晚餐成了闔家歡聚的最重要一餐,這也使菜市場晚市的熱鬧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早市,商品的種類也毫不遜色,甚至還能找到沒趕上當天早市的新鮮食材。
“哎呀唐老師,好久不見你來買菜啦!”蔬菜攤的大娘一見唐建宇就招呼一起來,一方麵是因為熟臉,另一方麵也是怕他晃去別的攤位。唐建宇撿了兩個土豆,一個水蘿卜遞過去,大娘邊撥動小秤砣邊說,“今天西紅柿好,中午剛從市裏農貿市場拿來的,早春它也稀罕,我看你夏天愛吃這個!”唐建宇拿起那硬邦邦的紅果子,聞聞也沒什麼香味,隻剩大棚作物賣相好這一個優點,但還是挑了兩個伸過去,道:“大娘記性太好了,我是愛吃西紅柿。”攤主自然喜笑顏開。
唐建宇本也不指望在這個時節的菜場裏買到河蝦,誰知到相熟的水產攤一看還真有,看上去拇指長的青蝦不足半斤,卻因為價格昂貴,被老板小心翼翼地單獨養在一個供氧桶裏。一見唐建宇的目光落在矜貴貨上,粗壯的中年男人一把扔掉抽了一半的香煙,招呼了一聲“唐老師”,就扯了黑塑料袋準備撈蝦了。唐建宇好脾氣地搖頭笑笑,說:“這點我都要了吧。”“噯!三十三,給三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