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一朝五十餘相,急於求治,卻不能盡用。
崇禎是一位勤政皇帝,嚴格來說卻不是一位好皇帝。從即位到李自成攻破北京,短短的十七年間,崇禎更換了接近五十名首輔,十幾名兵部尚書。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與事官員遇到一點問題,崇禎非貶即殺,這也是導致君臣不和的重要原因之一,探求根本,他的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作為儲君接受過良好的皇家教育,而是作為信王生長在宮外。天啟的臨危受命,才讓他登上大寶。沒有皇帝的氣量與才幹,隻是一昧的盲目勤政,帝國接近滅亡的危機正是他一手造成的。這一點在崇禎的晚年,他也多次的提到過。(朕六次罪己,誤國在朕。)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曾和崇禎密探,要求分封西北諸地,談判破裂之後。崇禎經景山逃出重重包圍的北京城,中轉鳳陽逃亡南京。同年四月,李自成與吳三桂和談未果,二人在山海關的一片石發生激戰,吳三桂投降多爾袞,李自成力戰不支。放棄北京後南逃,次年死於湖北。清廷隨即攻占黃河以北地區,明朝沿長江與清對峙。
崇禎在南京重建百官之後,又做了二十一年的皇帝,他終其一生也沒有回到北京,並在崇禎三十八年(1665年)退位,不久後病死。其子聖培帝即位,聖培帝朱鎏在位兩年,期間主張求和割地。曾與清廷沿秦嶺淮河線割據,行為激起臣子不滿。在禦前指揮使王澤等人密謀下,聖培被其弟朱與林奪位,幽禁於福州,朱與林稱成化帝,即位後堅決主張抗清,晚期重用白羅羽,張徹,左賽等名將。南北對峙的局麵一直相持到成化五十二年(1719年)。
清廷方麵,順治十一年(1654年),愛新覺羅玄燁出生於北京城。其幼年由乳母曹孫氏撫養,曹孫氏照看不力,玄燁幼年染上天花,兩歲時死於紫禁城外西華門的寺廟。其異母兄弟愛新覺羅福全僥幸未死,但因天花感染,右眼染疾而瞎。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福全即位。改號樂怡,因其隻有一隻眼睛,時人戲稱為獨眼皇帝。樂怡生性多疑,容貌自卑,因此喜怒無常。攝政王多爾袞等名將皆被其所誅,樂怡三十九年(1719年)。在將都城遷往遼東的沈陽不久後,清廷被白羅羽所滅。樂怡出城投降。清朝滅亡。
本篇章主要描述明清南北對峙時期(1644-1719年),白羅羽與張徹的故事。這段時期是明朝在三百年漫長發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次劇烈陣痛。免於如同南宋一樣亡國的結局,南北對峙更是成為警醒明帝國後期皇帝的事件,也為接下來文正帝的變法革新進行了鋪墊,不誇張的說,清朝的入侵如同一劑強心劑。在沒有滅亡明朝的結果下,反而讓明朝走向了變法革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