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聚變時代 怡亞通的“鏈式進攻”(2 / 3)

曾經有報道稱,怡亞通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以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為產業基礎,開展存貨融資業務及相關的外彙衍生交易等業務,將物流主業與金融業務有機融合,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對此,周國輝給予堅決否定:“不不不,怡亞通在這些行業都是在做媒介,最終我們是要做平台。所謂平台,即是共享,任何產品、品牌或金融服務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可以說怡亞通建了一條‘高速公路’,什麼車都可以在上麵跑,我們隻收過路費。比如怡亞通做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相關服務外包給怡亞通,而我們則是在客戶缺乏資金時,貸款給他們,屬於供應鏈配套服務,掙的也是供應鏈的錢,因為我們也沒有金融牌照。”

“水深380” 日化隻是冰山一角

如果從狹義上理解周國輝口中的“平台”,則指的是其周國輝投入精力最大、創建於2009年的深度380平台。

深度380平台的建設初衷,是未來在380個城市建設380個由廠商到各類經銷商、賣場、終端零售店的分銷執行平台,平台可實現商務、物流、結算及電子商務功能。根據怡亞通2013年度報告顯示,目前380平台已在全國200多個城市落地(除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少數幾個省份未覆蓋),包括寶潔、聯合利華、中糧、雀巢等世界500強企業都是怡亞通的合作客戶,而該平台服務也已經覆蓋了大賣場、中型超市、藥店、母嬰店、批發市場在內的各種終端門店共計55萬多個,並在2013年實現44.67億元的營業收入。

其實,創建這一平台時,怡亞通正處於拓寬供應鏈服務範圍的關鍵時期。周國輝在2010年參加深圳衛視《創業資本圈》節目時曾透露,2007年怡亞通雖然成功上市,但一方麵,由於當時廣度供應鏈服務進入門檻不高導致競爭加劇,及電子產品售價下降削薄了利潤,另一方麵,彼時也正趕上全球金融危機,整體經濟形勢下行,因此在2007年至2009年期間,怡亞通的業績增長緩慢,甚至一度出現了負增長。

回頭再看,周國輝彼時布局深度380平台及在隨後一年將業務範圍拓展至毛利更高的深度供應鏈服務,儼然成為如今怡亞通保持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營業總收入增幅達到53.85%),深度380平台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94億元、26.62億元、44.67億元即是明證。

不過,如此巨大的平台收入,絕不可能依靠日化一個領域支撐。據周國輝透露,目前深度380平台聚焦於日化、食品、酒飲、母嬰四大行業,且通過“三合行動”戰略(整合、融合、聯合),完成對各地相關企業的整合落地。

今年,怡亞通在加緊在各地物色和整合合適的企業的同時,於8月15日發布公告稱,擬定增募資12億元進一步發展供應鏈服務,以實現將深度380平台打造成全國最大的B2B和B2C供應鏈整合平台及網絡。

更值得注意的是,怡亞通在完成對相關企業的整合後,會相應地擴展它們的業務範圍,這在怡亞通整合的幾家日化企業中體現得較為明顯,如濟南方圓在被整合後,如今完成了從一個單純的化妝品代理企業向一家涉足日化(聯合利華)、酒飲(瀘州老窖)、食品(雀巢)、母嬰(惠氏)等快消品的綜合代理企業的轉型。

當我們揭開380平台上大部分的表象後,還是不禁要問一個最本質的問題——深度380平台最直接的希圖是什麼?

以一個城市平台化整合為例:

A品牌商有終端客戶200家,B品牌商有終端客戶300家,C品牌商也有終端客戶300家,未通過怡亞通的平台運作之前,他們分別有各自的分銷方式和運作體係,各個節點的供應鏈服務也由數家合作夥伴來完成,彼此之間相對獨立,各為利益而存。若三家品牌商均與怡亞通建立合作,其下遊的800家終端客戶也集結為一個有共同價值主張的資源圈,如此,通過怡亞通平台強大的供應鏈服務和整合能力,品牌商不僅能順利實現產品直供終端,還可共享800家終端客戶資源,以擴大產品銷售通路,提高產品覆蓋率;同樣,800家終端客戶也可共享三家品牌商資源,以更多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搶占市場份額。對怡亞通而言,在幫助客戶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收獲了客戶更大的信任和依賴。

60%:一個比例的秘密

廣西大澤、廣西科桂、山西馨德、大連寶利劼,雖然這4家企業代理的品牌有所迥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怡亞通持股比例為60%,並且保留原班人馬,原掌舵人轉型為職業經理人。而這,並不是巧合。

在怡亞通8月12日發布的《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投資設立深度供應鏈子公司的公告》中顯示,其對外投資設立的9家公司,除了廣東的為全資子公司,其他8家怡亞通均隻占6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