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張伯心滿意足的從鄭家畈回來。
孫祖安那個死鬼在地底下怎麼也安生不起來了吧,摸著山羊胡的張伯得意的想。
想想自己跟著老爺,然後又跟了三少爺,一路勞心勞力,雖然父子兩代確實對自己不錯,超哥也是言聽計從,可是夫人管的嚴,自己歲數越發大了,好不容易偷偷摸摸積攢的那點養老錢容易嘛。
人老了,心還沒老,力更沒老,瞄了孫寡婦好久了,這次夫人病故,自己好不容易出了趟門,軟硬兼施總算是得手了,雖然少了幾鬥糧食。
鄭家畈租子不好收,東鄉都知道,恩,沒事的。
沒想到開心沒多久就遇到了菱兒的難題。
哎,沒了夫人管束,三少爺竟然也是個不曉事的。
出門一次一下子領來了七個半大孩子,要是每次出門都這樣,張家就是鐵打的也扛不住呀。
不行,得好好勸勸。少爺好說話,哄哄就好了。
哄完孩子用完晚餐,卓然準備喝口水歇一歇然後去書房繼續研究八股時文。
雖然舊了點,但也是名家所作,很值得卓然參詳,這個時候張伯進來了。
“張伯回來了,用過晚餐沒?沒有什麼事情,吾要去書房了。”
“老奴已經用過了,多謝三少爺關心,老奴也沒什麼事情,就是今天看到了幾個生人在家裏,聽說是三少爺領回來的,故來問一下。”
“我昨日回鄉拜祭先祖,希望先祖保佑夫人早日登仙,也保佑栓兒健健康康,長大成人。
然後就見了幾個本家的佃戶,都不容易呀,聽他們訴苦,我心裏很不安。
都是張家人,我們衣食無憂,總不好讓族人貧苦交加。
沒法子隻好挑了幾個孩子作為家丁丫環,也好減輕族人的負擔。
張伯您這些年為我忙來忙去,辛苦的很,頭發都白了,總不好一直讓您這麼跑下去。
這些家丁丫環都是本族人,信得過,您辛苦下幫我調教好,以後也可以好好留在宅子裏享享清福。您說是不是?”
不等張伯訴苦,卓然是一通解釋,張伯能說什麼呢,隻好點頭稱是。
不過也說了一通家裏的困難,卓然保證下不為例,張伯隻好無奈的下去安排。
過了幾日,卓然就讓張伯把所有丫環家丁分兩批叫到一個房間,房間裏放著十張桌椅,他準備教他們識字。
卓然可沒有心思按照三家經千字文一個個的教,他總結了日常生活用的幾百個字,一一寫下來,然後用白紙寫好,貼在牆上。
每張桌子上有一個木板,一支炭筆。他每天教三十個字,五天一考核,將這18個人打亂成三組,按照組來考核,也會增加凝聚力,而且快速認識字的個人還有特別獎勵。
張伯理所當然的提出異議,卓然搬出儒家老祖宗孔子,所謂有教無類,教好了仆人才能更好的為卓然服務呀,也能更好的幫助張伯減輕負擔不是。
張伯對超哥的想一出是一出也是頗為頭疼,但這也不是什麼稀罕事,總不好為了幾個仆人識字就搬來王老丈人和張家的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