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天子為什麼對皇後一族看的如此之重呢,這要從天子的生世說起。
弘治是成化皇帝的第三子,天子生母紀氏當時隻是個小宮女,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成化臨幸就有了身孕。很不幸,弘治的到來很不是時候,萬貴妃所出的長子才夭折不久。
成化此時一直忙著安慰受傷的親密愛人,就怕他們母子會讓萬氏感傷,又嫌棄紀氏身份低微。所以就讓太監張敏把紀氏偷偷的養在西內的安樂堂,不讓人知道。那麼安樂堂是什麼地方呢?就是太監生病了,老了,他們修養的所在,可見那裏的條件肯定不好。
紀氏懷孕整日裏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又飽受傾軋,結果就是紀氏奶水不足,導致天子先天身體不好,胎氣不足,後天又營養不良。幸運的是同樣待在西內的吳廢後感同身受,也痛恨成化的薄情寡義,所以就照顧起他們母子,才讓天子勉強活了下來。
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幾年,可能是真命天子得到上天的護佑。皇次子也夭折了,天子突然成了事實上的長子,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到了成化十一年,天子都六歲了,先皇已年近三十,萬貴妃年近五十,麵對朝臣的巨大壓力,他們才不得不讓天子出來見人。
可是天子出來見人的代價就是與生母分離,由萬貴妃撫養。天子那個時候已經記事了,他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母妃把他打扮的煥然一新,從上到下把他全身撫摸了好多次,然後含著淚跟他說,母親身體不好,沒辦法再照顧你了,你到了昭德宮要把萬娘娘當成母親一樣侍奉,千萬不要觸怒她。
他當時還不懂事,就天真的跟著母妃說,母妃,你好好養病,等你好了,我再回來陪你。母妃淒涼的笑著說好,然後轉過身抹了抹眼睛。再望著他被宮女牽著離開西內,一直到再也看不見。
天子來到昭德宮的時候,還很小,就總是哭著想去見母妃。萬娘娘對他很好,就讓身邊的小太監汪直陪他一起玩。汪直還扮作大馬,讓他騎在身上,又搞來好吃的,好玩的,讓他開心。這是他在昭德宮最快樂的日子。
可惜這樣快樂的無憂無慮的日子很短,僅僅過了一個月,天子的母妃就過世了。天子這個時候才明白,原來是母妃為了讓自己可以繼承大統,犧牲了自己,讓萬貴妃撫養他。所以天子一夜之間長大了,哀慕若成人,他再也沒有辦法與虛情假意的萬貴妃相處了。這才搬到了奶奶周太後的宮中,並且被冊封為太子。
幼年這段淒慘的往事,給弘治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一般這樣遭遇的人,要麼從此性格暴虐,受不的一點委屈,要麼就是十分寬容和善,能夠體會別人的辛酸和不易。
幸運的是,弘治天子是後一類人,在他看來,國丈一家出身寒微,與京師的勳貴外戚們相比,日子過得實在拮據,方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再說天子內心深處覺得天下都是朱家的,給老丈人分一點湯湯水水,他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立誌成為有道明君的他,隻能心裏想想,卻是萬萬不能說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