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的事情有了頭緒之後,油墨也有了進展。大規模印刷,張超弄得油墨的產量立刻就跟不上了,幸運的是這個時代玩活字印刷的並不是他一個,還有無錫華家。
沒錯,就是唐伯虎點秋香故事中的那個傻乎乎的華家。當然唐伯虎現如今剛剛中秀才,還是一個可愛的小正太呢!
華家的家主華燧家有良田千頃,十分富裕,因為酷愛讀書,喜歡藏書,現在正窩在家中潛心研究銅活字,希望用來印書。
沒想到濟世報的消息傳了過來,張超有意用鉛活字印刷永樂大典,這可樂壞了他,那還等什麼,趕緊去南京見一見這位種痘秀才吧。
誰知道樂極生悲,華燧突然生了病,幸虧有黃連素在,輾轉病床多日,等身體見好了,年也不過了,就急忙趕往南京。
路上華燧收到了消息,朝廷的印書局成立了,所以按照報紙提示,來到印書局,已經是臘月二十幾了。
印書局此時已經關門了,華燧見狀就舊病發作了,被家人拖到了濟世醫院治療,然後張超就知道了這位書癡。
張超十分感動,雖然他沒有聽說過華燧,但是他知道這樣的人才是國家的脊梁。所以一聽到消息,就立刻帶著禮物去看望華燧,然後就在病床兩人開始了交流。
華燧研究銅活字已經有幾年了,他沒有張超穿越的條件,隻得花了大本錢,費盡心思的弄出活字,但是印刷的質量又不好,隻好又去改進墨汁,到了弘治元年末,他的銅活字印刷術隻差大規模製作活字了。
張超聽完華燧的介紹後,也隻能對這位前輩表示遺憾,張超的鉛活字,成本更低,更容易製作,這樣一來華老先生不大病一場才怪,幾年的功夫白花了!
沒想到華燧根本就不是這麼想的,他對花了那麼多錢打了水漂,一點概念都沒有,病床上的華燧拉著張超說道,
“張幫辦,老夫一生就喜歡讀書,藏書。見雕版印刷費時費力,就想著活字印刷。我費時數年都沒有成功,沒想到你卻成功了。
老夫現在就想看一看這鉛活字印刷的效果如何?按照你所說,五年內能一覽永樂大典,老夫也死而無憾了!”
張超見老先生這麼說,連忙讓人拿來幾本活字書,讓他看一看。華燧拿出來,翻了翻,竟然抱著書哭了起來。老淚縱橫的對著服侍他的兒子華安說道,
“安兒,活字印書成了,真成了呀!”
華燧如此激動,也讓張超很感動,連忙和華安一起安慰這位老人家。原來華燧癡迷於研究活字印刷,他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銅活字,那花費是非常大的。
為了研究,他家中的千頃良田不斷的被發賣,這樣就引起了家人和族人的不理解,他卻不理不顧,但是內心深處的壓力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這一次見到了實物,他能不老淚縱橫嗎?
張超發現這個時代不是沒有追求技術進步的科學家,是缺乏讓他們能夠安心研究的社會製度。他現在開辦的濟世學院開了一個很好的頭,那麼這位老先生也要吸收進來,一起進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