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落幕(1 / 2)

丘濬這邊剛剛上書,那邊天子就批準下來。顯然君臣對此很有默契,這樣一來就有九十多名大臣成功脫難,都是有缺點但治事能力頗強的官員,而一些有明顯問題但三年任期未到的官員,丘濬並沒有反對罷斥。在丘濬看來,他已經相當友好,王三原該知足了。

但是王恕知道此事之後,立刻上奏折反對,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是四品以下官員,京察結果也是幾方認可的,內閣不能隨便找理由救人,要是開了這個先例,以後京察外察都別幹了。

王恕的理由也很有道理,但此時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所以王恕的反駁他看都沒看,對著蕭敬說道,“朕任王恕罷去二千多官員,他還有何話說。朕不是太甲成王,不能萬事都由他。”

蕭敬連忙跪倒,哭著進諫道,“王恕剛直忠貞,天下皆知,皇爺此說,萬萬不可流傳出去,如此置王恕於何地?又置皇爺於何地?”

弘治也隻是發泄心中的憤怒,聽完蕭敬的勸諫後,歎息了一聲,說道,“蕭伴伴說的對,朕今日才明白,唐太宗為甚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這樣的大臣確實難以駕馭,讓人又愛又恨!”

弘治感慨完之後,又說道,“卿可傳旨王恕,朕聖旨已下,絕難撤回。”

王恕得到天子的回複後,立刻請求辭職,這是文臣此時的常態,如果自己的意見沒有被采納,也隻能辭職,弘治想都沒想,也迅速駁了回去,“京察已終,卿當立刻任用官員以填補朝中空缺,豈能輕棄於朕,此請不允。”

弘治的反駁很有意思,他的想法是王恕你趕走了這麼多人,趕緊把人給我補上,別想著把麻煩留給我,潛台詞就是就算辭職也得等到屁股擦幹淨了再走。

這樣一來,王恕也不好繼續請辭,但是天子對王恕的態度也公開於眾,此時就連王恕自己也知道等他忙完了這件事差不多就要告老還鄉了。

所以對於王恕的彈劾就適時出現了,但是彈劾的人卻比較有意思,是一個太醫,太醫院院判劉文泰。為什麼是劉太醫開了這個頭,也是精心挑選的。

王恕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太大,清望太高,以至於王恕罷斥了二千多名官員,這樣嚴重違背官場規矩的行為,大家夥愣是不敢說他的不是。

可是這位老先生一日坐在吏部,一日大家都沒好日子過,雖然七老八十了,但看起來還是身體嘣棒,吃嘛嘛香,一頓飯據說能吃三十碗肉,一碗熟菜,還有一盤大餅。

所以大家不能再等他自然落幕了,讓一個不是士林的人來起這個頭再合適不過了。反正劉太醫也不是混士林圈的,就算有些罵名他也不怕。

而劉文泰劉太醫雖然本職工作醫術不怎麼樣,但是劉太醫很會處理人際關係,在先帝朝由一個太醫升到了太醫院使,甚至轉行坐到了通政司右通政的位置,與李大魔法師不相上下。

可是與大魔法師的悲慘下場不同,憲宗駕崩,劉太醫雖然也差點被治罪,但幸好弘治知道他爹是得了相思病才去世的,所以劉太醫總算是保住了太醫的位置。

過了五六年,風頭過去了,劉文泰就想官複原職,上下關係都打通了,就丘濬都認可了,沒想到被王恕駁回了。

這一下劉文泰不高興了,所以瞅準了機會寫了一封彈劾的奏章,彈劾的內容都是實錘。

第一變亂選法。一下子幹掉這麼多人,太亂來了,不僅僅如此,還不公正,很多王恕賞識的人雖然業績不怎麼樣,但名聲好就拿了個優,一些人業績好,由於不被王恕看重,就隻能及格甚至不及格,奏折舉了一些例子,比如大名鼎鼎的張超;

第二,訕君賣直。那本自傳咱們就不說了,天子不讓說,但是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個忠誠的士大夫,怎麼能彰一己之善,顯先帝之過?

另外奏折提到了一件事,妖人萬弘璧當日找群臣的麻煩,唯獨對於王恕是讚歎不已。要知道萬弘璧連李賢二十多年前的自傳都翻了出來,王天官近在眼前的自傳卻視而不見,這裏麵到底是萬弘璧對王恕另眼相看,還是兩人早有勾結,誰也說不準。

這樣一封彈劾立刻引爆了早就氣息凝重的官場,王恕得知之後,氣的差點昏倒,竟然說他與妖人萬弘璧勾結,簡直無法容忍,王恕立刻上彈章反駁。

對於劉文泰彈劾的第一點,王恕十分強硬的回複到,每一個吏部尚書對於如何用人管人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他這六年來的吏部任職幹的如何,天下早有公論,對於京察的考核結果,劉文泰一個太醫沒資格點評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