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戰前(1 / 2)

誰也沒有想到在臨近大同時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幾十裏聯營的韃子那至少有幾萬騎兵,大同外長城一線被突破,鬼知道韃子鑽進邊牆,現在在哪裏,也許就在附近。所以從未與蒙古騎兵蒙麵的蕩倭營立刻就緊張起來。

作為這一次行軍的主官,張超立刻下令全軍警戒,改為戰鬥隊形。蕩倭營久經戰陣,又盡皆精銳,靜悄悄的變陣完成,將士穿上盔甲,大炮的炮衣也被拿下,完成了戰鬥準備。

這個時候張超對著楊玉陳豹說,“大同是國家重鎮,決不可有失。現在既然得到警報,本官決議改道去大同,解大同之圍。”

對於張超這個決定,楊玉陳豹都無條件的讚同,他們沒有遇到還則罷了,知道了韃靼入侵大同,卻不趕往相救,這是很大的罪過,到時候萬一大同丟了,他們也會被問罪。

張超接著說道,“本官是教化,不負責軍事指揮,在對日作戰期間,陸營指揮也盡皆托付前線將領,此次亦當如此。按照戰時條例,楊總兵負責指揮,自本官以下全部聽從楊總兵指揮,請楊總兵發號施令。”

張超說完之後,主動讓開了位置,請楊玉居中指揮,楊玉大吃一驚。在此時,總兵官名義上是最高軍事指揮,但是事實上明朝於總兵之外,設置重重監督者,讓總兵職權大範圍縮水,總兵唯一能做的隻剩下衝鋒陷陣帶領士兵參與戰鬥。

到了此時,巡撫甚至巡按這樣的文官和總兵已經成了完全上下級關係。總兵禦虜有功,則會得到巡撫獎賞。總兵禦虜不利,巡撫會彈劾總兵,並將責任推其身上。所以張超十分幹脆的讓楊玉指揮,確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但是蕩倭營的軍事條例就是如此,所以得到指揮權的楊玉立刻下令,讓前鋒營加大搜索範圍,丁懷德為步兵指揮,騎兵營遊擊楊林負責指揮騎兵在步兵前方和兩側護衛,楊玉和陳豹張超帶著錢糧物資居中。

然後楊玉說道,“大同城高牆厚,將士眾多,一時之間韃靼難以攻克,故不可著急。此地離大同不過三日距離。我軍帶有大量錢糧物資,為預防韃靼偷襲,我軍不可急趨,一日二十裏即可,午後就安營紮寨,如此敵人再無可乘之機。”

眾將官點頭聽令,這是求穩的做法,雖然速度慢了一半,但絕無被突襲的風險,這對於隻有兩千名騎兵的蕩倭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部隊在黎明時用飯出發,加上中途打尖的時間,用兩個時辰行軍二十裏,完成一天的行程,吃飯之後,再用兩個時辰修築營壘,天黑前正好休息。如此一來,士兵的精神體力都能得到保證,隨時可以迎敵作戰,晚間宿營也不怕敵人的夜襲。

用過午飯之後,士兵接著築營。營壘外挖出了兩條壕溝,外壕寬六尺,深八尺,內壕寬三尺,深四尺。

壕溝兩丈內築起土牆,高八尺,厚一丈,用的都是壕溝裏挖出的泥土,有多餘的運到遠處倒掉。

土牆上建有女牆,高四尺,厚六尺,可以當做士兵的掩體,營寨前後各有一道營門,壕溝上留有道路通行。

用了大約一個多時辰,到了下午申時,一座堅固的營寨已經初具雛形,剩下的隻是內部細節和附屬設施。

士兵們休息了一會,接著幹活,在營壘中搭建營棚。營棚按照建製分組,每小旗一棚,棚內設夥房和廁所,棚外搭建帳篷。

醫療隊、親兵隊、運輸隊以及主將的帳篷設在營寨中央,旁邊挖有地窖,存儲糧食、藥品和火藥等等,還覆蓋有油布防潮,留透氣孔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