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熊孩子的迷惑(1 / 2)

一個男人有兩個女人就是這樣的下場,左右不是人,張侍郎的尷尬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他隻好灰溜溜的走人,渣男呀!

小妹看著丈夫灰溜溜的樣子,不由得噗嗤一笑,故意如此調侃一下丈夫已經成為她的樂趣之一。

小妹對於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上麵雖然有婆婆,但是不在身邊,說到底她自己當家作主。張超雖然有一個妾,但是如同張超這般潔身自好的官員,真是少之又少,更何況這個妾也不住在一起,兩人幾乎毫無衝突,這樣也不像別的夫人那般憋屈過日子。

最關鍵的是,明威很出色,作為後母和姨媽,她一直把明威當成自己的孩子,對他關心備至,所以明威的出色也就是她的出色。如果自己的一雙孩子明鎮明台不讓她那般操心那就更好了,小妹有些無奈的想到。

張超來到春華的住處,春華現在也待在南京,隻是深居簡出,很少有人知道她來到南京,兩個孩子明海,明洋也帶在身邊。

明海出生於弘治七年,明洋出身於弘治十三年,此時明海已經十一歲了,他長期與汪直待在琉球。要說起來幾個孩子之中,張超最虧欠的就是他,而明海待在琉球,養成的性子也與眾不同,他耐不住大明的種種約束,恨不得立刻回到琉球。

但是張超要求他必須待在南京好好學習,了解大明,所以明海也隻好待在大明學習,現在已經有一年了。這個孩子性格很野,內心好狠鬥強,偏偏心思很深,所以隻有他占便宜,從來沒有吃虧。等張超發現這一點時,對汪直怨氣很大,好好的孩子給你教成什麼樣了。

老太監自從被發配到琉球,倒也不生氣,仗著手下的蕩倭營,得意洋洋的當起了太上皇,每年給弘治皇帝獻上一些銀子,弘治對他在萬裏之外怎麼折騰也是不聞不問,而朝臣巴不得這個老太監死在域外,更是很有默契的提都不提。

所以汪直借助了琉球這個平台和手下大量的移民以及倭寇俘虜,在南洋掀起了血雨腥風,打下了一塊不小的地盤。平生誌向得償的汪直就把明海這個孩子當成了未來的君王來培養。

長期待在宮廷的汪直,對於明宮的種種陰暗麵了解太深了,所以這孩子能不被教歪才怪,張超看性格差不多已經養成,無奈之下,隻好給他上課。

歪就繼續歪吧,他拿著資政通鑒不斷的給明海講故事,告訴明海,對於王者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耍弄陰謀這些東西雖然必須具備,也需要會看明白,但最重要的是陽謀,要順勢而為,如此方可無往而不勝。

比如未來在南洋殖民地,他的力量已經很強大,那就不需要太多的陰謀,以強大的力量穩紮穩打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也可以震懾手下那些桀驁不馴之輩。

另外張超讓個性豪爽的明鎮帶著弟弟一起玩,希望兄弟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但是在內心深處,張超卻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畢竟他們兄弟之間生活的環境差異太大了。三個兒子各有各的性子,看起來都不是省油的燈。隻不過他家大業大,也不用擔心他們鬧騰,打來打去。

所以張超決定親手教導小兒子,樹立一個和諧兄弟的範例,也非常寵明洋,隨他的意願成長,不給他任何壓力,有三個哥哥照應,他還是瀟灑自在的生活吧。

張超與春華激情了一番之後,這才說明了來意,“前段時間先帝駕崩,我就有預感,很快就要進京,所以這才將你從福建叫了回來,交代一番。”

春華躺在張超懷中,好奇的問道“夫君,你有什麼要交代的?”

“這一次進京,前途未卜,為了以防萬一,你把兩個孩子都帶到琉球去。”

春華聽完,大吃一驚,不由得抬起身子,睜大了眼睛看著張超。張超無暇顧及那美麗的曲線,陰沉的說道,“咱們的老朋友劉太監上位了,現在朝局一片混沌,搞不好要出大事情。要不是這一次王六哥死的實在太過冤枉,我必須為他報仇,我是不準備入京的。”

張超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一次招我入京出任兵部侍郎,就是劉瑾的主意。哼,內閣那些老夫子是堅決不願意我入京的,所以定的新職是宣府巡撫,劉健也真拿的出手。票擬呈上後,被天子改成了兵部侍郎,內廷雖然有意見,但是最後還是被擋了回去。”

春華這十幾年代表張超在沿海活動,無論是政治見識還是才幹手腕都不是當日阿蒙,所以她很快聽明白了張超的意思,對於張超如此了解內情她並不為奇。

作為枕邊人,她早已經發現自從弘治十二年回到南京,張超改變了很多,人似乎也陰沉了不少。敏感的春華也已經發現了張超的那個秘書處,似乎隱藏了很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