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劉瑾變法的開始(1 / 2)

劉瑾讀書不多,所以缺什麼,補什麼。他內心深處極其仰慕李東陽張超這樣的大家,李東陽的詩文天下聞名,而張超則是此時一等一的思想家,他獨特的治國理念對於劉瑾的影響很大,畢竟兩人合作多年,張超就算對就有所隱瞞,也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所以劉瑾幾次三番的拉攏張超,這一次政變成功,劉瑾揚眉吐氣,此時他大權在握,覺得張超這一次該對他俯首帖耳了吧。

所以劉瑾一方麵向外流露是明威和奉聖夫人相助於他,一方麵通過張彩給張超寫信,他開出的官職是戶部尚書。

在劉瑾看來,張超最適合的位置是戶部尚書,主持國家財政,而不是什麼兵部尚書,因為他知道張超並不會打仗,他之所以不斷獲勝靠的是兩丁一王。

誰知道熱臉貼了個冷屁股,他把明威架在火上烤的同時,也徹底得罪了奉聖夫人李氏,也就得罪了內書房。

至於張超,那更是公然打臉,他收到張彩的來信後,根本就沒有回複,卻派了兒子給李東陽送信,該死的,都這個時候了還敢拒絕劉太監的招募?

但是即便如此,劉瑾也是無可奈何,他畢竟羽翼未豐,而且他還遇到了一個大問題。雖然劉瑾現在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但是他丟失了內書房這一個重要的機構,這嚴重損害了他的權力。

由於正德皇帝的懶惰,內書房現在每日的奏折簡報就顯得至關重要,而奏折必須通過內書房的製度,頃刻間內書房的權勢大增。

以李氏為首的幾十個女官,每日整理數以百計,千計的奏折,所以她們才是大明政壇掌握最多信息的一群人,雖然她們無權做出任何決策。

由於留中製度的存在,內閣和司禮監並不能看到所有的奏折,而往往被留中的奏折更能看出天子的心意。

本來按照製度,內書房處理奏折後,會將留中之外的奏折交給內閣票擬,然後司禮監批紅用印,此時就成了真正有法律效應的詔書。

但是隨著劉瑾的上台,這一套體製玩不轉了,劉瑾很快就發現內書房已經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但是此刻他卻毫無辦法約束,因為這一次政變的功臣除了劉瑾,就是奉聖夫人。相比於劉瑾的不容易相處,其他八虎竟然更感激李氏,這讓劉瑾羨慕嫉妒恨不已,真是一群白眼狼。

但是李氏剛剛救了劉瑾,劉瑾總不能這麼快恩將仇報。所以劉瑾就想了個辦法,他在正德麵前訴苦,說文書房撤銷之後,他在司禮監名聲很壞,所以劉瑾請求恢複文書房。

但是這一次劉瑾的請求卻被正德駁回了,正德已經發現了內書房的巨大作用,內書房,內閣,司禮監三足鼎立,互相製約,可以很好的保證皇權的運轉,讓他在玩耍之餘,可以很輕鬆的掌控國家大事。

但是劉瑾畢竟是正德的近臣,正德不忍心讓劉瑾失望,所以正德就讓內書房將準備遞交內閣的奏折先交給劉瑾決策,這樣一來,劉瑾就完全騎在內閣頭上,內閣權勢大減,隻能唯劉瑾是從。

因為正德業餘生活豐富,所以劉瑾好幾次帶著票擬來到正德的玩耍地請求皇爺的旨意,卻被正德罵了一頓,“朕養著爾等就是用來辦事的,要是什麼事都來問朕的旨意,要爾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