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劉瑾還是李東陽事實上都低估了楊廷和的作用,這一個情商很高,能夠與皇帝太監還有士大夫,曆史上還有外戚都能搞好關係的大臣,可以說是一個空前重要的人物。
但是現在楊廷和提前夭折了,劉瑾知道他這個黑鍋背定了,因為剛剛沒多久,他派出的殺手就在山東殺死了王嶽範亨,這是太監們自相殘殺,文臣們雖然有些惋惜王嶽之死,但私底下也毫不在乎。
但是同一地點楊廷和被殺,性質完全不同,因為楊廷和是儲相呀,是皇帝的老師,是大明的高級官員,他死於暗殺,這等於說帝國的政鬥已經沒有了底線,而一個沒有底線的鬥爭將是空前殘酷的。
北宋新舊黨爭的陰影立刻籠罩著大明,到了現在這一步就是劉瑾說人不是他殺的,文官信嗎,就算是文官相信,劉瑾能夠相信文官信他嗎?
劉瑾知道他沒有後路了,要想在大明這個鬥獸場活下去,他隻有將所有的敵人亦或是潛在的敵人全部打壓下去,否則他肯定會沒有活路,他們劉氏一門也沒有活路。
曆史上劉瑾為什麼混到被千刀萬剮的地步,就是因為他沒有這種危機感,而現在隨著楊廷和被殺,這種危機感產生了,所以他隻能先發製人。
但是先發製人的條件是他必須讓正德支持他,而不是把他當做替罪羊放給大臣們解恨。在空前的危機麵前,劉瑾爆發出頑強的生命力,第二日想明白的劉瑾一大早入宮跪在乾清宮請求正德的召見。
正德有氣,氣的快要發瘋,他可以縱容劉瑾打壓百官,可以縱容劉瑾貪贓枉法,可以縱容劉瑾胡亂改革,但是他決不能容忍劉瑾違背他的意願亂殺大臣,特別是最核心的高級官員,明朝雖然不說與士大夫共天下,但是明朝皇帝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不是太祖高皇帝,沒有這些大臣幫忙執政,他們的天下坐不穩。
現在楊廷和死了,是不是劉瑾所為並不重要,關鍵是大臣們肯定都以為是劉瑾所為。現在怎麼辦?一瞬間,正德突然流露出一個想法,把劉瑾拋出去?不行,堅決不行,劉瑾一旦證明有錯,那不是說明劉健謝遷都是對的?難不成再把他們請回來?
幾乎是立刻,正德就明白了他現在與劉瑾事實上時一根繩上的螞蚱,他隻能支持劉瑾,而支持劉瑾就意味著必須嚴厲鎮壓反對劉瑾的大臣,直到有一天,劉瑾把所有有威脅的人都清除了,他再拋棄劉瑾。
想到這裏,正德就有些於心不忍,十七歲的正德皇帝進行了嚴重的思想鬥爭,到了最後,他發現,除了這一條路,他幾乎無路可走,就這樣吧,誰讓劉瑾是天子家奴呢。
於是正德召見了劉瑾,好好安撫了一番,表明了自己的信任,為了支持這種信任,正德封賞了劉瑾的兄弟族人,以這種姿態表明了對劉瑾的支持。
也許劉瑾知道正德的用意,也許並不知道,但是劉瑾很快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執行力。正德二年三月,劉瑾派出錦衣衛,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破獲了楊廷和父子被殺案。
因為此案山東巡撫布政使相繼下台,而運河船幫的反動分子,山東河南兩省的江湖豪傑遭到了沉重打擊,最後得出了結論,楊廷和父子死於意外,因為當天有一條運銀船在當地被同一停泊地點被劫,然後劫匪為了掩人耳目,對於附近的船隻進行了殘酷的火攻,最終造成了多條船隻被火,死傷慘重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