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不滿(1 / 2)

張超拿出考成法也是沒有辦法,大明的官員你不用棒子打,鞭子抽,他們不幹活呀。問題是他們不幹活,有些人就能熬得住,那他總不能一天當晚裝病吧。

所以推出張超版考成法之後,張子卓果斷的病好了,按照他的說法就是,這麼多人都不幹活,他的理想沒辦法實現,這口氣咽不下去呀,這下子大明就熱鬧了。

對於考成法,國士院是不太懂的,但是張超逼迫官員做事,早一點完成清理屯田的任務,這似乎也很不錯,這樣一來國家財政就會增加,也就不用想著再從江南征稅了,從這一點出發,出自南方的國士大部分都表示支持。

但是北方的很多國士一點都不開心,張超清理屯田主要在北方,這也是大明的現狀,大明的軍屯主要是在北方,而南方隻有兩廣雲南和貴州這些偏僻的地方才有軍屯。張超加強清查軍屯的力度,實際上是搶他們的家產呀,他們能開心才怪。

但是按照國士院的名額,南方的人口更多,而且又有大義名分,所以不管是清理軍屯還是考成法雖然爭辯的很厲害,但是結果都通過了。

懂政治的楊一清就覺得張超似乎太激進了,這大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恨不得今天做完明天的事情。但是張超所做的都是應該做的,他也沒有立場反對,所以楊一清隻好捏著鼻子支持。

國士院通過之後,太皇太後張氏雖然現在對張超一肚子不滿意,但也明白這是張超在逼著文官們幹活,所以她當然支持了,張超得罪人越多她越高興。

考成法一出,就像一個緊箍咒一般,鎖在各地官員的頭上,大家夥牢騷四起,但是嘉靖三年又是京察的日子,這到時候張超算起賬來,有多少人要灰灰,誰也不知道。所以大家夥又懼又怕,隻得咬著牙挺過這一劫。

第一個表示不滿的就是都察院,都察院很多禦史認為張超違反了大明朝友好協商,大小相製的優良傳統,按照考成法這麼一弄,具體辦事的六部和負責監察的科道都成了軍機房的下屬,那張超豈不是就是宰相?

對於這樣的反對意見,張超也不客氣,但凡是唱反調的,一律調到地方去,給他去清查隱田,有那個功夫扯淡,還不如老老實實幹活。

麵對張超這樣的強硬態度,官員們隻能捏著鼻子忍了下來,這鬥不過張超,又被壓著重重的任務,隻能不怕得罪人繼續幹活了,要不然真會丟官罷職呀。

所以嘉靖二年秋天之後,清理屯田的工作在大明各地迅速鋪開,大量被占有的土地被從權貴士紳軍官口中摳了出來。有不服氣的軍人就想鬧兵變,但是立刻就被早有準備的總督巡撫給鎮壓住了。

所以到了嘉靖三年夏天第二次在國士彙報時,張超得意洋洋的宣稱,通過過去一年的清查屯田,大明找出了二百多萬頃被侵吞的耕地,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因為正德年間全國登記入冊的土地總數不過是三百八十多萬頃,而張超將這個數字一舉增加到六百多萬頃。

北方出身的權貴官員軍官們聽到這個數字恨得咬牙切齒,他們不僅僅恨張超搶的太過凶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們覺得張超辦事不公。